荫上海旭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作元
■ 本报记者 王海亮
对许多人而言,在有限的职业生涯里从“0”开始迈步到“1”,本身已经很难,但细看张作元过去几十年的经历,他一次次让自己扮演着“创新者”、“破局者”的角色,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在汽车后市场行业一层一层地实现了多次从“0”到“1”的突破。
现如今,张作元在他的员工眼里,是上海旭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领导者;在同行眼里,更是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一直的探路者和引航者;而在他自己眼里,他自诩是“进击的从业者”。他见证了汽车后市场蓬勃发展带来的商业机会,也看到了行业成长背后的难点痛点,在50岁这一年,他选择再次全力改革,创造出一个新的巅峰。
在挑战中寻找全新机遇
从第一份工作起,张作元便展现了内心深处那种前进的决心。让我们回到1995年,那个初涉职场的时期。与众人对于“稳定”的就业选择不同,张作元毅然决然进入平安保险,成为中国最早一批保险代理人之一。在上世纪90年代,保险在国内尚未广泛普及,这使得他的工作充满了挑战。他经历过多次敲门推销后被拒绝的情况,有时甚至连一句话都还没来得及说完,对方就把他当成了骗子。
然而,他从未有放弃的念头。他始终坚信挑战与机遇并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从2000年开始,张作元连续6年成为公司的全国销售冠军,每年的业绩都超过4000万。他的照片也因此被悬挂在平安纪念馆的荣誉墙上。
多年的保险销售实践让张作元逐渐认识到传统的销售模式存在一些弊端。当时,保险行业普遍采用业务员上门服务的方式进行销售推广,需要大量的人力和高昂的成本,同时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他敏锐觉察到电销可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契机。
2006年,正处于事业巅峰的张作元毅然辞职,创建了当时国内第一个车险电销平台(车盟从众),通过电话销售的方式推广车险产品。借助技术和电信设备,可以更精确地定位目标客户,并以更高效的方式进行销售推广,同时大大减少了传统保险上门销售的高昂成本。虽然当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但这个决定最终让他成为了车险电销领域的先驱者,并为之后行业顺利转向电销时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还是那句话,有挑战才会有新的机会。”张作元又一次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他高效、便捷的服务吸引了不少客户的到来,仅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他的公司成为了全国最大的车险电销平台,年保费收入近30亿,这样的规模在当时可以排进全国保险行业前十。张作元引领的通过呼叫中心完成车险产品销售的方式为车险市场开拓了新的可能性,各大保险公司开始效仿,国内的车险电销时代由此正式开启。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正式出台,为了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更安全、便捷的服务,更是让各大保险公司都开始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电销体系,张作元在三年前点起的“星星之火”在政策的影响下,彻底促成了全行业的重大变革。此时的张作元,开始寻找新的蓝海市场。
随着电销车险成为行业主流,消费者在年度投保时享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便捷,但在投保价格上却感到无措和困惑。由于当时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不愿意对外透露自身在保险产品上的报价,导致消费者经常发现同一产品的价格参差不齐,无从对比。
2015年,互联网浪潮涌动,张作元洞察到新的机遇正在前方等待,他相信整个市场将因为线上市场的介入而迎来一个更为公开透明的时代。凭借在保险行业的扎实基础和互联网思维,他创立了一家名为“保多多”的互联网技术公司,初衷就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帮助消费者对比同一产品在不同保险公司的价格。
基于当年张作元创设电销车险公司所产生的行业影响,他成功地与各大保险公司建立了信任基础,从而顺利取得了与他们系统对接的资格。在“保多多”平台上,客户可以从价格、品牌、附加服务等多重维度公开便捷地对比和选择几乎市场上所有的车险产品。互联网红利带来的效果明显,保多多的业务迅速攀升,平均每天的算价次数可以达到10万次以上,成功成为各大保险公司最主要的车险售卖渠道。甚至几大互联网巨头公司京东、携程也纷纷成为了保多多的合作客户。三年后,保多多以较高的市值,成功被一家上市公司收购,成为了张作元这一轮创业的华丽终点。而他的眼观和脚步一直不曾停止。
在转型中完成改革创新
张作元心中已经构建起了对汽车后市场产业的更大格局。张作元说:“我经历了车险销售从传统的业务员、到电话和互联网的变革阶段,所以我知道,销售端的变化已经相对稳定,而理赔端则有更大的潜力。” 他发现了行业内存在的新问题。车险理赔过程中,由于汽配供应链的信息透明度不够,很容易出现高价买了修理部件,或者买了不是最适配的部件,导致消费者和保险公司双方都遭受损失的情况出现。
2018年6月,他带着一整套革命性的举措,以执行董事身份加入汽配服务平台“车通云”。他要借助互联网思维,完成“车通云”业务转型——将其从传统汽配供应链平台转变为和保险公司“强紧密”合作的配件报供一体化的服务供应商。简而言之,就是当保险公司在处理客户汽车修理理赔事宜的时候,通过“车通云”对各种配件进行最为透明、精准的比价和采购。
张作元首先想到的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每个汽车零配件标识的独特标识。作为世界上拥有最丰富汽车品牌的国家,中国每辆汽车平均拥有1.5万个零部件,而不同的车型又有不同的零部件,导致汽配行业的规模异常庞大。同行认为汽车零配件建立要给每个零部件作标识,建立电子货架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然而,张作元决定试一试。车通云联合相关科技公司,对主流车型的零部件进行了系统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建立了7.6亿条信息。“经过数月,我们成功建立了行业中首个汽配报供一体化配件供应链平台。”通过平台,通常只需要3个步骤就能找到所需的零部件及其供应商。
这个平台对汽车后市场的车险和汽配行业开放服务,不仅可以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采购效率,还能改善售后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汽车后市场企业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并满足客户需求。截至到2020年,有32家保险公司与张作元合作,带动了几万家汽配生产商和修理厂的业务。
在突破中创造更多可能
2020年疫情后,张作元以上海旭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询报价平台,延续了因疫情原因而关闭的“车通云”业务,紧密的与联保致新科技有限公司协作,除了熟悉的车险理赔服务、汽配查询之外,这一次,他又尝试了全新的拓展和升级。
张作元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理赔行为发生,保险欺诈问题也变得越发频繁。面对这个挑战,传统的人工筛选方式显然效率低下,因此行业需要借助技术来提供支撑。依托联保科技在开发汽配报供一体化配件供应链平台的同时,张作元的技术团队积累了大量的配件数据,并结合数据画像和日常理赔的维修规则,开发出了一套名为“车险数字化智能化风控解决方案”的系统。“保险公司只需要将理赔案件导入我们的方案模型,就能迅速找出有问题的赔案。”
这套车险数字化智能化风控解决方案为保险公司理赔阶段进行全面高效地评估风险并提供预防措施,优化理赔过程。在浙江3年运营下来,它为保险行业提供更安全、更智能的服务。这项技术方案也受到了浙江省公安厅的认可,称其为进一步降低欺诈风险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旭辂网络成立伊始,张作元已经50岁了,但除了偶尔假期的旅游之外,他都投身于工作之中。作为亲历和引领中国汽车后市场包括车险、汽配供应发展的他来说,他已经“习惯于想于行业之先,行于行业之先”。“汽车后市场还有很大潜能。”他反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