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媒体联合采访团在双汇发展采访后合影留念。
两岸媒体联合采访团在中国鞋都睢县合影。
台湾自媒体人王裕庆高度评价三全食品。
■ 本报记者 李代广 唐勃
10月17日至24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简称河南省台办)主办的2023“最美河南”两岸媒体联合采访活动成功举行,此次活动以“强信心·最美河南”为主题,邀请来自海峡两岸21家媒体和台青自媒体共32名媒体工作者,深入郑州、漯河、周口、商丘、开封等地,以河南之“最”为媒介,通过全方位、多维度、近距离采访河南各地的特色经济发展和厚重历史文化,突出展现“最”美河南的独特魅力。
河南省台办副主任刘隽全程带队参与了采访活动,他介绍说,为讲好“河南故事”和“豫台融合发展故事”,提升中原文化在两岸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2006年开始,河南省台办聚焦中华传统文化、国家重大战略、河南发展成就等主题主线,以举办媒体交流活动为牵引,积极打造“两岸媒体联合采访活动”这一对台宣传品牌。通过经常性的交流互动,促进了两岸媒体交流融合,讲好豫台两地融合发展故事,传播好河南声音,扩大河南影响力。
在本次活动中,采访团先后走进宇通客车、三全食品、卫龙食品、双汇发展、民权天明葡萄酒等多个企业,这些知名企业品牌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受到两岸媒体的高度评价。
漯河市委书记秦保强对“最美河南”两岸媒体联合采访团到漯河采访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此次采访以河南之“最”为媒介,展现“最美河南”的独特魅力,大家能够通过漯河,感受中原文化之“最”、品味万千美食之“最”、领略开放亲商之“最”、体验创新驱动之“最”,感受河南发展的日新月异、万千气象。希望两岸媒体朋友多来漯河采访采风,加强交流交往,拉近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的精神纽带,为弘扬“两岸一家亲”、携手共圆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同时,两岸媒体联合采访团还走进郑州东站、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综合服务中心、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一小学校园阅读中心、黄河博物馆、台商企业富景生态园、中原食品实验室、周口市淮阳区太昊陵景区、鹿邑县太清宫景区、中国鞋都睢县、中国画虎第一村商丘市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等地采访,在开封市清明上河园内参加沉浸式汉服体验采访活动,在开封市龙亭公园采访菊花文化节活动。
宇通:全球累计销售新能源客车超175000辆,产品远销至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月18日,两岸媒体联合采访活动走进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自2005年开始,宇通就从未停止过拓展海外市场的步伐,产品已批量远销至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截止到目前,宇通已在泰国、埃塞俄比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墨西哥、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肯尼亚、埃及等15个国家通过 KD 组装方式进行本土化合作,以高效、专业、全方位的服务赢得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信赖。
宇通新能源客车先后驶入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沙特、智利、亚美尼亚、波兰、卢森堡、尼日利亚等1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铺就一条条“绿色丝路”,赢得了沿线国家的信任和口碑。
宇通新能源矿卡已出口泰国、智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安全运营超过3100万公里。
截至今年上半年,宇通累计出口各类客车超90000辆,全球市占率超10%,全球累计销售新能源客车超175000辆,大中型客车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
在宇通的海外目标销售国家中,有超过80%的国家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累计销售客车超72000辆。
在宇通公司,纯电动无人驾驶公交车“小宇”也让台湾媒体朋友发出惊叹,台湾商报社长黄义雄说:“希望充满科技感的宇通客车也能开进台湾,让台湾人民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
三全食品:创造了30多项全国第一,名字是为了感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0月19日,采访团来到位于郑州市的三全食品,了解三全作为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企业的运营现状。
三全食品是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企业,全球前五。中国第一粒速冻圆,第一颗速冻粽子都出自三全。“三全”的名字有何寓意?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是为了感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创始人陈泽民将公司和产品命名为“三全”。
据介绍,三全食品在发展史上创造了30多项全国第一,其中包括:1990年发明中国第一粒速冻汤圆。1991年申请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第一个专利,目前专利266项,居行业首位。1995年发明中国第一颗速冻粽子。1999年建设国内第一条大规模的速冻汤圆自动化流水线。2008年,成为速冻行业第一家A股上市的公司。
目前,三全食品在郑州、广州、成都、苏州、天津等地建有7个工厂,公司产品有速冻食品、冷藏食品和常温食品三大类,多达400多个单品。三全食品市场占有率连续10多年位居行业第一。率先构建了覆盖全国的直营销售渠道,终端网络超过10万个,在行业中最早取得自营进出口权。
三全食品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12000多个就业岗位 ,积极参与光彩和慈善公益事业,累计捐款捐物1.2亿元,同时作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联动产业链上下游20多个相关产业和7800 家中小企业共同成长,带动40万农户增收。
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刘铮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们在找优质的合作伙伴,期望扩张在港澳台、东南亚、澳洲及欧美的覆盖。
现场展示了多款传统及创新口味的食品,引起媒体人的极大兴趣。来自台湾的报社特派记者说,三全水饺的口感“是北方的做法和口味,很好吃”,她还打趣道“味道太好了,又很方便,我觉得可以让家里都吃这个,我就退休不做饭。”
卫龙食品:魔芋爽累计销量60多亿包,全球销量遥遥领先
卫龙食品专注于辣味休闲食品20余年,他们立足中国食品名城漯河,依托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在全国各地设立多个园区和分公司,汇聚前沿先进理念与优秀人才,构建完善的产业链。
如今,卫龙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辣味休闲食品企业。2022年12月15日,卫龙在香港联交所正式上市,自此开启全球化发展全新篇章。
作为行业龙头,卫龙现有5家生产加工基地,2所研发中心,经销商1838家,畅销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
卫龙坚持的是“多品类大单品”的产品策略,产品矩阵已经覆盖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产品,而产品口味也从香辣、酸辣到麻辣进行了全方位覆盖。
正是在不断探索中国味的过程中,卫龙定下了“让世界人人爱上中国味”的企业使命,通过深度研究不同地域喜辣消费者的口味,在满足全国各地消费者对辣味的多元需求的同时,向世界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蔬菜制品中销售业绩亮眼的魔芋爽也是现在许多年轻人的休闲食品新选择。魔芋爽,曾经也是卫龙全球首创的全新辣味休闲食品品类。
时至今日,魔芋爽累计销量60多亿包,全球销量遥遥领先。
来自台湾和和融媒的编辑方淑卿说,她要把不同口味的辣条通通打包带回家,这是儿子交代给她的“任务”。
双汇发展:价值789.85 亿元的驰名品牌,连续多年居中国肉类行业第一位
提起漯河,必然会想到双汇,这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全球知名肉类品牌,早已成为漯河一张发光的名片。
双汇这个名字的意义,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发生着变化和升华。1989年“双汇”商标注册,双汇最初的含义为沙河、澧河两河交汇;1992年,推出了双汇牌火腿肠,双汇的含义诠释为“汇集世界高科技,汇集世界新工艺”;随着双汇成为中国最大的肉类服务商,双汇的含义升华为“汇责任于品质,汇健康于万家”;“双汇”与“双惠”谐音,寓意双汇与股东、双汇与客户、双汇与员工等同舟共济、互惠共赢。
近年来,双汇紧紧围绕肉类加工行业进行投资并积极向上下游延伸,形成了养殖、饲料、屠宰、肉制品加工、新材料包装、冷链物流、连锁商业等完善产业链。
目前,双汇已完成在全国18 个省市的工业布局,开拓出遍布全国150 多万个销售网点,打造了垂直一体化的产业优势,培育出价值789.85 亿元的驰名品牌,连续多年居中国肉类行业第一位。
双汇发展董事长万隆,拥有50多年的肉类行业管理经验。在他的带领下,培育了两个上市公司和一支远见卓识、经验丰富、高度敬业、高度专注的管理团队。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中央统战部评为“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被中国肉类协会授予“中国肉类行业十大功勋企业家”,被业界尊称为“中国肉类工业教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食神”。
双汇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有大企担当和社会责任心,“支持公益,回馈社会,绿色发展,是企业应尽的责任。”万隆说。
台湾自媒体人王裕庆:不管回河南多少次,每次总有新发现
民权葡萄酒是共和国长子,中国葡萄酒的奠基者。1958年,国家计委为了贯彻落实毛泽东主席在第二届全国糖酒及食品工业汇报会上“要大力发展葡萄和葡萄酒生产,让人民多喝一点葡萄酒”的指示,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投资建设了新中国第一家国有葡萄酒厂——民权葡萄酒厂。
2018年2月9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豫酒振兴”的行业政策下,天明集团并购重组了拥有60年历史的河南老字号商丘“民权”葡萄酒。
联合采访团还来到商丘市睢县台企嘉鸿鞋业有限公司、中国鞋都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台企的生产经营情况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睢县制鞋产业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最终成功打造成中国制鞋产业基地的发展历程给予高度评价。
台胞台企在河南发展得怎样?在黄河边开垦二十年的河南富景生态董事长连万生最有发言权,他在接受联合采访时说,“国家颁布的‘农林22条措施’给台胞台企在大陆发展吃了‘定心丸’。”他热情地通过来自台湾的媒体邀请广大台胞扎根河南发展。
作为河南女婿,台湾自媒体人王裕庆此行感受最深,他说,不管回河南多少次,每一次总有新发现。河南不只是农业大省,也是经济大省、文化大省,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有连接全国和世界的“郑中心”。他说,台湾年轻人必须跳出对河南的传统认知,往内走,向深看,实地体验河南之美、河南之兴,才能更真切感受到大陆的创新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