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31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侯水平


    书籍是在时代的浪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书评乃对书籍之评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郑泰安、唐军著,法律出版社2022年5月版)出版之后,评者通览其文、熟读精思,成此评述。

一、着力服务中心,围绕大局开展研究,价值取向明确

    2018年7月17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概念正式提出。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同年12月,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明确了树立“五个导向”优化“四大体系”提升“七大能力”总体建设框架。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工作会议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本著作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关注国家战略,结合成渝地区的实际,着力从实然和应然角度探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问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渝地区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因此提炼出成渝经验,关注成渝问题,为成渝地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未来发展的找到合适的路径和方向是本著作重要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本著作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意义。

二、构建价值模式,呈现治理结构,理论创新突显

    该著作在理论、模式和结构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创新点。首先是理论创新,该著作提出了构建与区域社会治理配套的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的体制机制,着重强调了法治化是区域社会治理制度化的必然要求。其次,该著作注重社会治理要素融合与集成创新,关注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治理职责优化,构建适应区域社会治理的共治与自治、共建与共享的平衡模式。再次,该著作进行了模式创新,在成都和重庆这两个城市开展双城模式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通过合作与协同,共同解决城市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最后,该著作还进行了结构创新,将内容分为四篇,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地理解和探讨双城模式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框架,提高了研究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三、立论改革前沿,填补研究空白,学术价值呈现

    一是探索总结了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样本。在探索区域国家发展战略下的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市域社会治理样本中,成渝地区为例展示了其在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的成就和经验。成渝地区作为西部经济增长极,其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深入研究该地区市域社会治理现状和问题,本著作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方案,为推进成渝地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二是探寻提炼了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路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社会治理模式需要服务于国家战略,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层面上发挥作用。在区域社会治理层面上,需要产生新的思维和逻辑,如人才要素管理、文化教育资源分配、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时,社会治理新布局要结合国家战略规划,推动区域社会发展转型,突出特色差异,坚持绿色发展等。此外,本著作还提出了构建与区域社会治理配套的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的体制机制,注重区域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社会治理要素融合与集成创新以及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治理职责优化等。这些新思想和新布局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社会治理提供了新方向和新策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三是拓展深化延伸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学术成果。该著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020年度项目“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双城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20FFXB067)的阶段性成果,且在著作的基础上,又延伸申报立项了国家社科基金2022年度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社会治理研究”(项目批准号:22FFXB018)。该著作是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有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的第一部理论学术著作,填补了“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以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学术研究的空白,该著作的出版和新项目的申报也表明了作者在学术界的研究影响力和学术声誉。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和资助是对作者研究能力的认可,也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支持。通过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研究,本著作在该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这对学术界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四、注重实践问题,提炼实践经验,彰显参考价值

    一是研究内容来源于实践,对指导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作为国家级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本著作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对于相关地方政府的决策制定和政策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内容的权威性和代表性方面,本著作的研究内容涉及到相关地方政府关心的重大问题和挑战。作为国家级课题的研究成果,本著作对于研究对象的选择和问题的设计经过了严格的论证和筛选。因此,其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能够较好地反映相关地方政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方面,本著作的研究结论基于系统的研究方法和大量的实证数据。研究者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这些结论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能够为相关地方政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研究建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方面,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聚焦于相关地方政府的决策制定和政策调整问题,通过对现状和趋势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建议和措施。这些建议和措施能够帮助相关地方政府更好地制定决策和调整政策,从而更好地应对实际问题和挑战。

    二是治理方法提炼于实践,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思路具有参考意义。本著作对于双城经济圈和市域社会治理的研究,可以为相关地区的社会治理改革提供重要的路径和方向。

    揭示问题与挑战。本著作通过深入研究双城经济圈和市域社会治理的实践,可以揭示相关地区在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资源配置不均衡、公共服务不足以及社会矛盾与冲突等。通过准确识别这些问题,相关地区的社会治理改革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升整体的社会治理水平。

    提出思路和方法。本著作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社会治理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双城经济圈和市域社会治理的研究,本著作可以总结出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和有效的管理模式。这些经验和模式可以为相关地区的社会治理改革提供重要的借鉴。

    提供依据和参考。本著作的研究还可以为相关地区提供决策制定和政策调整的参考。研究者通过对双城经济圈和市域社会治理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建议。这些结论和建议可以为相关地区政府的决策制定和政策调整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