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百根
从业三十多年,扎根于一线,他是制造中心空调领域的技术带头人,是践行守正创新的大工匠,更是帮助车间中青技术骨干成长的传道者;他紧跟技术创新发展前沿脚步,将终身学习进行到底,他的过硬技术和优质服务赢得了企业广泛认同;他积极参与《生产车间环境温湿度精准控制与节能技术研究》《工艺空调冬季运行节能策略》等节能项目,先后获得公司、制造中心级多种奖项。他先后荣获首批“制造中心大工匠”“感动制造中心十大人物”“郑州市节能减排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他就是河南中烟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动力车间空调专家王守强。
勤学善思笃行者
作为30多年来始终专于工艺空调领域的技术工人,靠着饱满的工作激情、脚踏实地的朴实作风、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他积累了卷烟空调节能运行及故障维修丰富的实战经验。
更可贵的是,他并不满足于经验层面,还加强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带着问题钻研技术,用理论指导解决现实中的难题,将实践与理论自觉地结合。有时为了弄明白某一问题现象,他不分上班还是下班,晚上躺在床上看书得到了启示,马上骑车到厂里的空调机房查看设备参数、实验求证。
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求真精神,孜孜不倦的学习乐趣,融会贯通的系统思维,永不停步的求索意志,使他从一名普通的维修工逐渐成长为技术精湛的专家高手,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有高超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河南中烟名声斐然,在行业也颇具影响力。
技术创新引领者
王守强爱思考、爱钻研,干活有一股执拗劲儿。作为一名空调技术专家,他工作认真负责,潜心钻研,勇于创新,带领团队开展多项技术创新活动。他针对空调滤芯冲洗难问题,设计了一种 “复合介质源”空调滤筒清洗干燥装置,并在设备现场实施改造,消除了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提高了劳动工作效率。
他对制造中心单箱空调燃动费高的状况,进行充分的调研后,提出采用冬季少用新风降温,利用冷却塔制造冷媒水供给空调降温,同时在半功能空调中应用微雾加湿的建议并实施,经过实际运行、检测,设备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降低了蒸汽能耗,《中央工艺冬季、夏季的节能研究与改造》项目每年可节约800余万元运行费用,并2017年度荣获公司技术革新一等奖。
他牵头组织相关人员联合攻关,建立了空调温湿度提前预警系统,温湿度控制标准进一步收窄,减少了空调温湿度波动,确保了生产现场温湿度保供稳定。
他善于对生产中解决的疑难技术问题进行总结论证,先后在《节能》《暖通空调》《设备维修》等专业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10篇。同时,他还申报了《空气源热泵机组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水源热泵机组余热回收综合利用》等项目。2017年,他被评为首批“制造中心大工匠”荣誉称号。
绿色低氮践行者
王守强及团队成立创新工作室,搭建技术研发平台,培育开展技术革新和节能技术研发,全面推进绿色节能环保技术应用,有效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制造中心单箱综合能耗持续下降。
他主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带领动力团队,积极研究空调系统节能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研发了适应于空调系统最为节能的热媒水供热系统,创新性地提出了“回收制丝车间冷凝水闪蒸气余热应用与空调加热”技术,解决了空调系统传统用高品位蒸汽加热的惯性思维等技术问题。在5个月的改造过程中,由于工期紧张,他作为项目责任人,每天早上7点之前进入车间,晚上9点收工还要规划第二天的施工进程,既要保障项目进度,又要保障空调的卷烟生产保供。每日穿梭于高温的地下管廊和空调室之间,他的手机记录每天行走2万多步,汗水浸湿衣服,灰土糊满脸庞。凭着强烈的责任心、缜密的技术方案和周密的安排部署,项目如期竣工完成。施工运行后,空调系统蒸气使用量下降57%,直接拉动制造中心单箱综合能耗由2019年的11.95千克标煤下降到9.85千克标煤,《冷凝水闪蒸汽余热综合利用技术改造》节能项目也荣获“2020年河南中烟公司技术革新一等奖”,同时荣获2022年“河南卷烟工业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项;
在公司级科技创新项目《生产车间环境温湿度精准控制与节能技术研究》中,他作为主要主创人,确立了“5个节能策略”和“3个节能技术标准”,使制造中心2020年空调单箱综合能耗下降到1.81公斤标煤,同比研究之初的6.91公斤标煤,下降73.4%,累计节约燃动费用2000万元以上。该科技项目2020年被评为“河南中烟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是制造中心当年获得的最高科技奖项;
1项科技项目结题、2项进入现场实验研究阶段、1项完成了新成果的工程示范......他带领团队研发的课题,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节能环保创新成果,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他连续三年获得“郑州市节能减排先进个人”先进称号。
工匠精神传承者
长期以来,他作为空调专家,肩负空调机组精益操作全天候指导的任务。作为指导老师,对各运行班在机组运行中遇到的实际难题答疑解惑。为了搞好服务工作,他组建了“动力空调操作”微信群,全天24小时在线,除了睡觉休息之外,实时解答温湿度保供的困惑、传授节能操作的具体方法、纠正不正确的节能理念。他说:“我早上5点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微信群的留言,第一时间给大家答复。”
他身怀绝技,近年来对年轻人的技术“传帮带”也是他的乐趣之一。先后多次对运行操作工进行暖通空调基础知识培训、工艺空调节能技术标准培训、复杂问题的操作应对培训,从课堂讲解到现场答疑,从理论释义到实际操作,从因材施教到单点纠偏,每名操作工都听过他讲的课,自然也就成了所有空调操作工心中的老师。
除此之外,在车间主持下,他还正式收4名大学毕业生为徒弟,对他们全面培养,诲人不倦,目前有的徒弟在工作岗位上已经崭露头角,王守强师傅以实际行动展示了技德双馨大师的情怀。
作为普通人,也许我们都没法给小行星命名,但是我们还有机会命名自己的工作法。王守强就是一个。他创新的“339(3个空调节能理论为引导,3个空调节能技术标准为支撑,9个维度节能措施为内涵)空调节能操作法”,成为动力车间成立以来,首个以员工名字命名的工作法“王守强空调节能操作法”在整个车间广泛推广使用,效果显著。
他还历时两年,先后到10多家卷烟厂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经多次研讨,主创编写了《卷烟厂工艺空调节能指南》行业标准项目,旨在对工艺空调节能技术进行普适性研究,在全行业推广制造中心的空调节能技术,目前该标准已经完成草稿反馈意见收集,得到了全国多家中烟公司的好评。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一如既往方能成就美好明天。在制造中心打造行业一流先进工厂总目标的感召下,他继续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用创新活力和创新思维在岗位上砥砺前行,实践新的工作理念,继续用他的“新招”带领团队继往开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