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生茂
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建筑行业逐渐从单一市场转变为多样立体市场的竞争格局,作为建筑企业要想长足发展,市场营销人员能力高低成为企业能否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为此必须大力提升营销人员的能力素质,以期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建筑市场发展趋势。
一、营销要做好,基础工作必须先行
基础牢不牢,制度强不强,直接决定了营销能不能开展好、能不能最终有成果。扎实的基础工作是市场营销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把项目基本信息准确与否、市场准入条件能否具备、各类信息平台的维护及更新是否及时等基础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才能迈出营销工作的第一步,这些基础工作做的扎实不扎实,直接影响着市场营销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营销要做强,必须站位要高、看得要远、标准要严
营销工作是施工企业的龙头,一个企业能不能又好又快发展,能不能做大做强,不仅仅靠技术、靠管理等要素,如果缺少营销龙头带队,是形不成强大竞争力的。事实告诉我们,谁的营销工作搞得好,企业的日子就好过,企业的市场地位也就越高。营销能力的全面提升是解决企业吃饭问题,解决生存问题,解决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站位要高、看得要远、标准要高。
1.要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营销龙头”定位。坚持营销龙头地位不动摇,不断创新完善营销体系,推动施工企业经营规模持续攀升,企业才会不断发展壮大。换句话说,营销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0就失去依靠,失去意义,一切不复存在。强化“营销龙头”的战略定位,着力提升营销质量,打牢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是我们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
2.要做大经营规模,必须强化“全员营销”意识。营销工作不仅是经营部门和经营人员的事,而且是建筑企业全员的责任。当前,我们内部“全员营销”氛围还不够浓厚,部分员工把营销工作与管理工作割裂开来,置身事外、隔窗看景,片面认为营销工作是企业领导的事,是经营部门、经营人员的事,很少去想自己应该如何为企业营销工作出一份力,没能形成“万众一心促营销”的强大气场。
强化“全员营销”,并不是说让每个部门都承担指标,都去管营销具体业务,而是要把企业营销作为一个体系来看待,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把有关营销的各个环节都做强做实,共同营造营销氛围,让“营销你我他,处处有大家”在企业上下达成共识、成为常态,构建起营销“统一战线”,形成的共识,推动“经营人员搞营销”向“全员营销”转变,向“全市场营销”格局转变。
三、营销工作要高质高效,必须提升营销人员能力建设
建筑施工企业要高质高效发展,就必须要把强化“综合营销”摆在突出位置,在培养提升“营销能力”上下功夫。
一是强化营销人员学习能力。市场营销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绝不是吃喝文化,如果不学习、不创新就会被社会、客户淘汰。
营销人员作为企业营销工作的一线号手,如果没有扎实的学习储备,就会在客户面前捉襟见肘,没有了底气。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学习建筑本身的专业知识,还有学习竞争对手、学习当地的风土人情及习俗、学习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只有结合科学的基本知识加上长远的眼光和胸怀,在面对竞争白热化、同质化的今天,才把客户的思想引导到自己的轨道上来,获取最终成果。
二是要提升资源整合能力。企业要做大做强,首先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既要把各类外部资源用活用好,又要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资源优势,寻求资源配置与市场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整合内部资源为我所用;还要积极推动体系外的意向战略合作单位签订协议,通过与建筑领域实力较强的设计院达成合作共识,形成共同体,补强资源短板、做大经营规模,实现“1+1>2”的效果。
三是要加强专业技术支撑能力。建筑领域在“十四五”时期要重点聚焦智慧建设主线,要充分发挥数字化决策优势,要充分发挥数字化管理优势,推动智慧工地建设水平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营销工作的支撑,发挥BIM和数字化智造平台作用,通过开展更多前沿原创型技术攻关提升核心竞争力,为营销胜算增加更多筹码。
四是要强化施工企业“创新经营”能力。随着基建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民航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创新成了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也是决胜市场的重要法宝。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要决胜市场就要创新经营领域,在巩固传统区域领域的同时,围绕自身短板进行超前布局,大力拓展航空产业园、临空经济区、航空小镇等市场,逐步建立覆盖干线机场、支线机场到通用机场,由国内到国外,由单一的传统机场项目施工向航空产业园、临空经济区、航空小镇开发的综合发展方向,由传统的施工方向做项目的投资、施工、运营方转变,在发展主业、经营协同、产融结合、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持续扩大经营效能,以“开局就要加速、起步就是冲刺”的奋斗者姿态,奋力迈好“十四五”开局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