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6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年的味道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晓杰

  过年,吃绝对是重头戏。在记忆的长河里细细追寻,所有关于年的记忆都是属于舌尖上的,是地道的年味。入冬前,母亲总会买回几瓣紫皮蒜,挂在南屋的墙上。等到腊八时,母亲一早去菜市场打一桶散装的米醋,回家后,将风干了半冬的大蒜拿回屋,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动手做腊八蒜。

  父亲用小刀将蒜瓣头部的皮切开,我和小妹负责将蒜皮剥干净,母亲把我们剥好的蒜瓣整齐地摆放到干净的坛子里,放两三层蒜洒一薄层白糖,蒜瓣摆满一坛以后,往里面倒米醋,没过蒜瓣为止,然后将坛子密封起来收好。吃年夜饭时拿出来,原本白胖的蒜瓣已经完全变成了鲜亮的绿色,夹一瓣放到嘴里,细细咀嚼,酸、辣、甜在舌尖上缠绕在一起,拿它就着饺子或者扣肉吃,既开胃又解腻,好吃到停不下来。

  每年腊月,母亲都会做两锅豆腐。第一锅做冻豆腐,将豆腐切成合适的块,放到空屋子里冻一晚上,冻过的豆腐颜色发黄,做菜的时候用凉水拔一下,做好后吃起来不复豆腐嫩嫩的口感,变得很有韧性也更有嚼劲,是北方做杀猪菜不可或缺的食材。

  另一锅豆腐通常留到腊月二十以后做,做好后炸成豆腐丸子。小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母亲炸丸子的时候帮她烧火。看着母亲先将豆腐捏碎放到一个大盆里,然后将肉馅、鸡蛋和剁好的蒜泥放到豆腐里,再放上适量的淀粉、盐和香油,搅拌均匀后,一边团丸子一边往油锅里放,刚放进去的时候油花很大,等油花变小以后轻轻的用漏勺将丸子分开,等丸子变成金黄色飘到油面上就可以出锅了。母亲将炸好的第一锅装进一个小铁盆里,放到锅台上,犒劳我这个小帮工,刚炸好的丸子吃起来外酥里嫩,咬一口满嘴豆香,是我童年里最难忘的美味。

  小时候,村子里几乎家家都养猪,一过腊月十五,我们这些孩子最盼望的就是家里杀猪了。那时家里杀猪,要准备流水席。将大块的猪肉、酸菜、冻豆腐、血豆腐和粉条炖成一大锅杀猪菜,再配上点猪头肉、猪肝、猪心、白菜心、萝卜丝、炒鸡蛋、花生米等等,就是一桌盛宴,供全村的男人们聚在一起痛快地喝一场。那一顿酒通常会从中午喝到晚上,母亲和婶子们每隔一会儿就得把桌上的菜端下来热热,然后坐在厨房的火炉边聊天,聊这一年家里置办了什么物件,过年都打算买什么年货,新衣服还差啥没做好……

  将五花肉切成寸方,排骨切成一根根的,大骨头一剁两半,洗干净就可以下锅了,煮的时候只放点花椒大料葱姜和盐,尽量保持猪肉的原味,这样的肉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煮上一大锅,煮好后,将骨头盛上一大盆,大人孩子围坐桌旁,直接用手拿着啃,那滋味别提多过瘾了。剩下寸方的五花肉,抹上蜂蜜,在油锅里氽一下,走走油,颜色变成了暗红色,吃的时候切成薄薄的片放碗里,放上豆豉和葱姜在大锅里蒸透,吃起来香而不腻,最下饭了。

  除夕,用酸菜、冻豆腐、丸子和扣肉装一个什锦锅,再炒几盘小菜,配上一大碟腊八蒜,来几盘白菜猪肉馅的饺子,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就准备好了,一家大小围坐起来,用心品着美味,推杯换盏其乐融融,这个年就过得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