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5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四川泸州:“困难企业”复工复产了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刘传福 何岸

1.jpg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纪检监察干部到企业生产一线走访。 何岸 摄

  “多亏了园区的关心,我们企业终于如期投入试运营了。”2月1日,看着各条生产线上的设备有序运转,一派新气象,四川圣融达容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明很是感动。

  四川圣融达容阻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化生产电容电阻敏感元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于2019年11月注册成立并签约落户泸州国家高新区江南科技产业园。企业拟投资30.5亿元,分两期建设占地230余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的“电容器生产基地”项目。去年以来,该企业已投资8亿元,快速有序完成了项目一期的立项环评、原材料采购、设备选型等一系列筹备工作,计划于今年1月试运营。

  “年关将近,生产线设备供应商订单多,生产周期长,要等春节后才能发货,原定的试运营计划不得不推迟。”2020年10月初,四川省泸州国家高新区江南科技产业园纪工委副书记冯桂红走访该企业时,吴建明无奈向冯桂红道出了企业面临的困难,如果设备不能及时到位,企业不仅要损失500万元的订单,甚至丢失客户资源。

  地处长江上游的江阳区,提出在“十四五”时期把江阳区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千亿强区”。目前,民营经济在GDP占比55%以上,撑起全区经济“半壁江山”。

  护航“困难企业”发展,责任重大。随后,冯桂红及时向园区党工委汇报了该企业的具体困难,园区党工委高度重视,立即召集相关部门商议对策,帮助企业解决。说干就干,2020年12月,园区组织相关人员成立协调小组,先后赶赴安徽、江苏及广东等设备供应商所在地,积极协调供应商,恳请“立即发货”,为企业试运营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园区党工委、纪工委的大力帮助下,仅仅一个月,四川圣融达容阻科技有限公司便完成了50余条薄膜电容器生产线、电解电容器生产线等设备的供货、运输和安装工作。今年1月,该企业如期试运营。

  “基地一期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2亿元以上,创造就业岗位2000余个。”谈起企业未来的发展,吴建明信心十足。

  同时,为了解决该企业的用工需求,园区纪工委督促园区企业服务办公室及时跟进服务保障,开通招聘服务专线,积极对接本地居民就业意愿,为企业推荐了500余名新员工。

  与吴建明一样引以为豪的,还有金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建斌。金匠建设集团,是江北镇一家大型建筑企业,去年受疫情影响,该公司因资金短缺陷入发展困境。江北镇纪委书记赵平走访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全面了解企业融资需求,通过督促镇经济发展办公室积极协调,帮助企业融资900万元。如今,金匠建设集团复工复产全面提速,2020年实现年产值28亿余元,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快速复苏。

  “看着曾经走访的企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面复工复产,自己都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赵平说。

  去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江阳区在打好防疫阻击战的同时,全力以赴做好企业的复工复产,启动了以走访群众、走访企业、走访(干部)家属,联系服务到位、解决回应到位、组织关怀到位为主题的“三走访三到位”活动,强化“四不摘”监督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区干部入企走访调研3784次,走访群众46140户,共收集问题诉求和意见建议987个,均已全部解决到位。

  为确保活动不流于形式,江阳区纪检监察机关与区委组织部、区信访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等部门建立联合督导工作机制,对问题意见的收集、办理、回应情况开展跟踪督查。

  “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不仅要督促‘走访’,还要督促‘到位’,确保‘面对面’‘心贴心’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让每件实事都真正办到他们的‘心坎上’。”江阳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代理主任唐榕谈起活动的初衷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