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 兴泉项目部二分部 集中加工钢构件 “挤”出效益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12月22日,中国铁建电气化局兴泉铁路项目部二分部中心料库主任贾金良,仔细盘点之后发现,管段内47座“四电”房建工程,目前只剩下区间内单体建筑面积在138平方以下的6座房建工程尚未开工外,其余房建工程钢构件使用基本结束。即便是保守地计算,节约钢材至少260吨以上,折合人民币达100多万元。如果减去传统管理方法需要增加的4个钢构件加工棚的投入,累计节约资金达120多万元。

  去年底,兴泉铁路“四电”项目上场后,该分部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按照传统方法,建一座信号楼、一座10kV配电所和一个牵引变电所,需要建一个钢构件加工场,近百公里的线路,47座房建工程至少要建4个钢构件加工场,不算临时征地费、临时用地复耕费和工人工资,仅添置不同型号的钢构件加工设备,配置随车吊和平板车,以及每月的电费,至少需要40多万元。另外,加工钢构件时,截短了的钢筋,一般都被当作为废铁卖了。

  如果对房建工程的所有钢构件实行集中加工、集中配送,不仅从源头上严格把控住了钢构件加工件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加工钢构件时截短的钢筋,还可以用在通信铁塔、牵引变电设备、电力设备和接触网立柱基础钢构件上,做到物尽其用,减少浪费,同时还有效避免了钢构件加工场地分散,管理困难造成的钢材丢失、被盗现象发生。

  今年3月复工后,他们首先安排力量集中加工先行开工建设的黄塘信号楼、玉湖牵引变电所等房建工程所需的钢构件。到12月12日,除了已经完成40座配套房建工程钢构件加工任务,另外还利用房建工程钢构件剩余的钢筋,为接触网立柱基座、通信铁塔基础、牵引变电设备基础和电力设备基础加工钢构件600多吨。   (郑传海 邹彦涛 曹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