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的这种领导者下岗、评测合格再上岗的做法,不愧为一步妙棋,既让员工们看到了企业变革的决心,又兼顾了元老的情面,同时又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让变革成功地进行下去,可谓一举多得。
■ 方克勤
华为公司在发展之初,吸引了一大批强人的加入,强人们凭着一股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狠劲,攻下了一座座山头,让华为这个大雪球越滚越大,强人们也因此一个个晋升高位。
1995年下半年时,华为在全国多个城市参与了招投标。强人们摩拳擦掌,准备再为公司攻下这些山头。
然而在这个时候,强人们的身边都聚集了一班人马,形成了一个个自封地,内部开始论资排辈,新人很难出头,公司谁都说了算,谁都又说了不算。所以,大多数招投标均遭到了失败,员工们的热情也一点点的在消散。
为了扭转这种管理混乱的局面,总裁任正非跟搭档孙亚芳说出了自己的考虑:“在转变市场模式后,公司有很多管理干部的观念、能力都跟不上。华为必须实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等制度,我们的高层要能做到能文能武,对外冲锋陷阵,对内既能耕地又能理政……对此,你有没有其他的考虑或更好的办法?”
孙亚芳沉思了一下当即提出:“让我率先带领市场部高管集体辞职,由专家组对所有人进行评测,合格再上岗。”
任正非大吃一惊,连忙解释自己只是找她商讨这个事,而没有让她辞职让位的意思。
孙亚芳却说:“必须有人带头才能实行下去,我想我应该可以胜任这个角色,起到榜样作用。”任正非认真思考后,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接下来,孙亚芳召集了市场部其他高管:“外面一直称赞我们市场部战斗力最强,我也一直这样认为。可这几个月来,公司各地的招投标却屡战屡败。是我们不够努力吗?不是。失败一次二次可以说是失误,但连续的失败,那就是我们管理层自身的问题了。所以我向任总提出,我们市场部所有高管都要进行专家评测,什么时候合格,什么时候上岗。”
孙亚芳的话犹如一声惊雷,震得众人心里掀起了巨浪,一时窃窃私语之声四起。孙亚芳接着说:“我会第一个辞职,接受组织专业评测。你们都是业内的佼佼者,我相信大家都能经得起这次的专业评测。”孙亚芳的威望压下了大部分人的声音,个别反对者也被她用柔和严厉话语化解掉。
1996年初,孙亚芳带领市场部高管层集体辞职,自愿在专家组的评测下,实行优胜劣汰,合格上岗。在孙亚芳的表率下,华为进行了一场人事大洗盘,整个公司的高层都进行了职位调整,一些副总甚至被下派到基层。
与此同时,孙亚芳结合华为自身的环境,主导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机制,建立起立、育、用、留的人力资源体系——能者上,庸者下,没有永葆的职位,也不存在永不淘汰,灵活机动的进行人才优化,让华为的狼性精神得到了充分释放。
经过几年的调整,华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成为人们争破头皮都想进的行业龙头企业。
华为的这种领导者下岗、评测合格再上岗的做法,不愧为一步妙棋,既让员工们看到了企业变革的决心,又兼顾了元老的情面,同时又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让变革成功地进行下去,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