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林莎莎:让服装产业与时俱进,重放异彩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感受到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蓬勃向上,日夜兼程的发展动力,为了人才培育整体水平更上一层楼,我们每一位同事都在专业创新领域不忍懈怠、积极进取。”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林莎莎感慨地说,“服装与服饰设计系是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规模最大、任务最重的系。”

4.jpg

  林莎莎于北京服装学院艺术学硕士毕业,在学院开明的产学研鼓励政策下,曾任某婚纱品牌创始人、企业和学校服饰形象系统设计师,后回归教育主线承担教学创新和科研工作。

  记者:学院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上有何社会影响力?

  林莎莎:学院在西南地区服装时尚产业链上起着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设计人才输出方面。学院是西南地区服装时尚产业的智能引擎。学院每年举办高规格、高水平发布会和论坛,展现学子成就和风采,吸引国内外专家和同行参与,吸引用人企业提前预定人才,在行业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今年5月27日即将举办“2019.首届中国成都大学生时尚周.四川师范大学日”,就是学院举办的第6届时尚节。

  第二、学生几乎在国内的顶级赛事中都取得了很好成绩。学生参加纺织服装产业、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互联网+”相关的赛事,并在中国计算机数字大赛和2019华迪杯大赛中取得了姣好成绩。

  第三、学院提倡“艺工结合、技术精湛、设计卓越、引领时尚”,从教学实践上注重产业服务、教育培养、科学研究的多维度融合,突出开阔的艺术视野、严谨的匠人精神,与开放的治学态度相结合的教育特色。

  记者:通过怎样的方式引领教学?

  林莎莎:一是学校专门购买了国际化信息资源库,方便老师和同学在做设计时有一手资料参考;二是与意大利有培养合作,兼容并蓄,整合东西方教学和资源优势,推进中外办学合作;三是学院刚引进了一位中组部万人计划的科技人才,导入了大数据和信息化模块,让古老纺织服装产业与时俱进,重放异彩;四是为学生做好微观细致人才服务。

  学生接受4年本科教育,结束后,学院老师对创新人才持续进行孵化和关注,对学生进行跟进指导,从学生毕业到创业,老师指导跟进的时间为3到5年,师生关系特别融洽,教学互长。老师会到各个省市去慰问学生的就业情况,并将收集到的反馈信息进行及时地教学改进。

  记者:请林老师谈下自己的教学工作。

  林莎莎:我感受到学院发展的蓬勃力量,因而不敢懈怠。我与学生是亦师亦友,学生有了成就也会反哺老师,我们更像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老师在实践中的成功或失败,对学生的成长都是极大的帮助。

  5月27号,在由学院举办的“2019·首届中国成都大学生时尚节”上,将由我所在的服装与服饰设计系牵头,组织“成都创造.新青年双创沙龙分享会”,整个活动为年轻人创新创业提供新思路。学生培养上我们突出新颖的观念、快速的行动力,与学院的要求角度上,高度契合发展趋势。

1.jpg

2.jpg

  【林莎莎简介】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学硕士毕业,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A-deco品牌创始人,校服及职业装形象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