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川师大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服装设计系主任的毛艺坛老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营销与管理,对于服装与时尚,会有怎样的独到见解?

●毛艺坛
记者:院校如何在服装产业中发挥作用?为什么说引领时尚的源头在院校?
毛艺坛:近年来,国外大量服装品牌涌入中国,国内服装品牌与国际服装品牌同台竞技时,在品牌优势、商品企划、设计开发、营销模式等诸多方面都处于劣势。全球采购、快速时尚、服装市场的繁荣催生着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服装企业需要能够按市场经济规律来运作业务与经营品牌的企划人才、管理人才,还需要能机智地根据市场情况和企业的企划宗旨灵活运用营销策略和手段,为企业及时收回投入与反馈市场信息的营销人才。服装营销与管理在服装学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服装行业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如今,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服装行业受到巨大影响,服装行业已进入转型调整期,面临着消费不断升级、需求趋向多元的新变化。竞争的新形势对买手、零售管理等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院校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紧密结合产业背景,培养具有服装艺术、技术、营销知识于一身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要充分发挥院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作用,让专业人才引领时尚产业的发展,推动时尚品牌的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引领时尚的源头在院校。
记者:怎么创造条件,让服装高位切入增加时尚成都魅力?
毛艺坛:在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成都连续三年位居“新一线”城市榜首,无论是其枢纽性的地位,商业魅力吸引度,城市人口活跃度,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性,都在中西部城市发展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一是准确定位,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在服装类别与服装品牌的发展上有意识地与“国际时尚之都”和“国际休闲之都”挂钩,把服装的设计生产与四川省悠久、显著的休闲文化和消费时尚结合起来,大力开发时尚女装和较适宜作为文化品牌的休闲装系列品种。
二是重视设计创新人才,加强原创设计。川内企业要注重引进相关的设计人才,并尽快扶持年轻设计师,给他们更多的引导和机会。
三是关注新消费时代的个性化消费群体,研究群体需求。伴随消费结构的升级,90后、00后已经成为时尚品牌的消费主力军,他们更加的个性化、更加独立,以存在感、仪式感,参与感和幸福感为核心,时尚掌握在年轻人手中。
四是打造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未来3~5年中打造成都服装龙头企业将是服装产业提升的必要举措,政府应培养和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建立优势企业名录,并进行相关政策倾斜,进一步提升龙头产品在行业内的地位。
五是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与知名品牌进行合作沟通。推进“蓉”企与国内知名服装品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发挥服装行业协会的作用,举办服装论坛,创立服装杂志,发布服装评论,建立成都品牌服装的集中专卖区和品牌展示区,通过持续不断的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设计创新和文化创新,早日塑造出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叫得响的、具有成都文化特色的自主服装品牌。


●毛艺坛主编教材
【毛艺坛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服装设计系主任,研究方向为服装营销与管理,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丝绸之路上汉唐时期蜀锦的文化传播与贸易交流研究”,四川师范大学校级项目“四川省服装产业品牌发展战略研究”、“川派服饰”品牌塑造研究”等,出版译著:《视觉营销-橱窗与店面陈列设计》、教材《服装陈列》、《纺织服装营销学》;主持“服装营销专业方向教学改革与研究”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撰写相关研究领域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