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煤电钱营孜矿在推进高质量发展,通过系统倒逼追责,全方位强化薄弱环节管理;在成本管控上,采取压力最大的市场法则,将“节约每一分钱”的压力传递到员工;优化采场设计,提升工程质量,从源头提升煤的品质,多措并举,形成强大合力,持续提升矿井经济运行质量。今年前四个月,可控成本费用113.38元/吨,较预算下降6.63元/吨。实现考核利润超亿元。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杜绝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和三级及以上非人身事故,截至4月底,安全生产1719天。
打造本质管理环境,坚持“从零开始、向零迈进”安全发展理念,按照菜单式管理,制定完善了管技人员菜单式检查清单和岗位工作菜单式确认清单,强化现场检查和施工安全确认。强化系统追责,系统分析事故隐患、“三违”现象等深层次原因,倒查管理、技术、作风问题,提高履职意识。建立月度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会机制,采取“促亮点、抓暗点,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以点带面,正反结合,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会,总结亮点,查找不足,实现了共同学习、互促提升。强化安全意识培植,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着力提高员工安全素养,抓好思想教育培训工作,培植员工安全主动意识,采取安全警示、案例教育、现身说教、心理讲座等措施,转变员工思想,培植“我要安全”意识。取消夜班连勤,保证员工休息,杜绝疲劳作业。持续开展“工人违章干部反省”活动,科(区)长、班组长等管理人员开展现场操作行为观察,辨识评估员工不安全行为潜在原因,制定针对性纠正措施,实现“三违”管理由查处向预防转变。
该矿深度推进内部市场化,以“市场推动”代替“行政指令”,落实各项经营指标分解、考核工作,强化节约意识,杜绝浪费行为。各单位自觉行动强管理,抠出“每一分钱”。该矿采煤区采用“精细对标”计价方法,对煤炭产量、安全生产、物料使用、废料回收等情况进行对标考核,让每个职工都成为成本主体,每项工作都有一个投入产出账可算。开拓区深入开展“对标挖潜找差距,降本增效建新功”活动,有序开展班组之间、工序之间、岗位之间的对标挖潜活动,在各班组职工中竖标杆、找差距。经管科每周通报材料管理督查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加大处罚力度;定期组织对基层单位内部市场化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通报,实现对标管理与全面预算对接。
加强煤质管理,围绕设计、回采、洗选、监管等因素,强化任务分解,提高煤质,增加效益;前四个月,原煤灰分比计划降低了2.06%,考核收入比计划增加4000多万元。坚持工程自营,严格规范工程发包、内部竞标,采取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完善物料“NC+”管理系统,取消基层单位二级库,将各类设备、物资、加工件、修复件统一信息化管理,实现物资信息全覆盖,提高了物料利用率。
全方位推进优化技术设计,推行全寿命、全流程设计,兼顾设计巷道、生产系统寿命历程的所有用途,真正做到采掘工作面两巷、设备布置、生产系统等一体化设计;建立技术设计一工程一总结分析制度,围绕掘进、支护、运输、安装等要素,系统对安全、效益进行综合分析,重新审查技术设计,查找亮点和不足,提高设计水平。
规范装备管理,应用前提前到生产厂家进行理论、实操培训,真正做到“三知、四会”(知设备结构、知性能、知安全设施作用原理;会操作、会维修、会保养、会排除故障);在应用期间,采取激励性政策、制度、工资分配等方式,提高基层单位使用新设备的热情;推行新装备“机长制”管理,按照“五严”(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要害场所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严格执行岗位练兵)要求,包保到人、责任到人。(孙建 李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