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15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老企业”焕发“新生机”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煤矿打个喷嚏机制公司就要感冒,煤矿感冒机制公司就要生大病了。”

  “没活路做,车间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

  “有个师傅带了6个徒弟,到后面一个都没留下。”

  ......

  2013年—2016年,煤炭市场逐步萎缩,煤炭行业进入寒冬期,四川广旺能源集团机制分公司经营困难。

  此前,作为广旺集团矿井安全生产服务企业,公司发展较好,在2000年左右产品还曾一度出口。而今,面对市场大环境的改变,怎样寻求新的发展是该公司考虑的首要问题。

  去年,公司紧紧围绕“聚力变革创新,奋力扭亏脱困”工作主题,抢抓机遇,创新求变,在深化企业内部管理、技术创新、产品销售、加强党建引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调动企业内部潜力,员工收入提高。

  “2018年,企业营业收入达6000余万元,利润突破1000万元。基层一线职工收入增长13%以上。”机制分公司党委书记张礼伦告诉笔者。

  体制创新促发展

  2017年,煤炭行业有所复苏,机制分公司通过自身发力,实力增强,职工收入有所增加。

  去年,公司着力体制创新工作,加强内部管理。制定了《员工风险承包抵押办法》,分层级实施全员参与风险抵押和超额利润分成,将利润和风险捆绑在一起。

  “我们计划收取的抵押金在90万左右,大部分员工交纳了所属岗位标准的上限,但因限高不限低,实际收取抵押金达116万元。”张礼伦说,这充分体现了员工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

  同时,制定了《销售管理办法》,工资向营销人员倾斜,采取“底薪+提成”的工资分配模式,加大对外部销售的考核力度,对内重服务,对外挣奖金,销售人员工资增长55%,以销售保生产、促发展,舞活了销售龙头,进一步开拓了市场。

  2018年,公司对外销售达1000万,较2017年翻番。

  此外,在继道钉生产线对外经营承包后,去年2月对铸锻车间实行对外生产承包,承包方对设备进行改造后,铸造中频炉冶炼时间缩短了20%—30%,产量比原来提高了2倍以上,并继续对工程队实行内部抵押承包。

  而随着公司体制的创新及员工收入的增长,内在动力被调动起来,员工工作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张礼伦告诉笔者:“每天7点过就看见大家陆陆续续前来上班,晚上、周末也有很多人都在自觉加班。”

  科技创新增动力

  公司要发展,技术是关键。

  车间内,改造后的绿色卧式珩磨机正在奋力工作,笔者仔细观察发现,已报废的1973年宜宾机床厂生产的床头箱与现有机械底座等重新组合正继续“发挥余热”。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设备充分利用报废车床的床头箱、主电机、皮带轮等部件作为设备的主动力箱,加入导航、行走电机、支撑架等部件,改造为最大珩孔直径400mm,珩孔长度3.5m的珩孔设备,并配套相应的珩磨头继续工作。

  “三次招标均因价格过高或珩磨头数量不符合要求而流标,为满足维修液压支架千斤顶及立柱油缸内孔珩磨的要求,我们着手进行技术合作改造。”总工程师范丽介绍。

  2018年1月改造实施完毕,当月就投入使用,而今运行效果良好。

  据了解,此项技改费用14.6万元,直接为公司节约采购成本23余万元。

  自行设计、生产的集团公司重点科技项目刮板机,矿车铆钉高频加热工艺优化技术,自主研发的便携式自动火焰切割机以及自主改造的数控钻铣床......去年,该公司技能改造计划完成7项,实际完成12项,为公司节约采购及生产成本70余万元。

  另一方面,公司于2017年成立范文技能大师工作室,如今已有8名成员,培养对象6人。

  “以前都是单个作战,现在是团队攻克,由1+1=2变成1+1>2,工作成效明显增强。”工作室成员李青松感叹。

  强化党建促中心

  除体制、技术创新外,党建示范引领作用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机制分公司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领导和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执行力得到提升,政令畅通,推动了安全生产经营工作,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职工收入增长、积极性提高。

  “2012年左右,车间员工工资收入不足2000元。而去年,我们车间平均工资在4000多元。”锻造车间主任、铸锻党支部书记母云涛告诉笔者,机关党支部、锚杆车间、机加工车间、检修车间、铸锻车间......该公司共8个党支部。

  据了解,公司还在加强党员阵地建设上下功夫,创建了基层车间的“党员活动室”和公司层面的“党员教育中心”、“学习室”,使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经营管理、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作用,树立奉献意识,努力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

  同时,扎实推进党支部工作标准化和党员“1+1”系列活动,使党支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党员“1+1”系列活动有对象、有内容、有考核,推动了员工操作技能、技术水平、业务能力的提升。

  此外,为增添公司的发展后劲,储备管理、技术、技能人才,鼓励全体员工参加继续教育。目前,有14名青工正在获取后继学历。(欧阳亚丽 戚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