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璐

在论坛现场,《宽窄九章——写给大众的哲学》新书发布仪式隆重举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事业发展研究智库首席专家李明泉研究员,四川省烟草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桁,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崔建华、邓权,副巡视员汤柱国共同为新书揭幕。
《宽窄九章——写给大众的哲学》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是宽窄哲学研究院成立之后的首个院企合作的集体研究成果。集学术性和通俗性于一体,该书从宽处着眼、窄处着手,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大众阐释了宽窄哲学的基本原理,从宽窄哲学的全新角度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推动宽窄哲学走向通俗化、生活化、大众化。
李明泉透露,宽窄哲学研究院从去年3月开始,组织了八位作者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为了写好这本书,李后强书记还和省内的专家学者讨论一番,为大家的写作开阔了思路。
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讲宽窄,所以很多是用故事的方式。之所以选择九章,因为九是最好的数字,有无限的伸缩性,有无限的可讨论性。
“大家清空了自己之前对哲学的所有了解,重新来研究宽窄哲学的概念。我们其实一开始并没有一个框架,最终成稿之后,我们重新梳理,形成了目前我们认为较为合理的这么一个框架,一共九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政办副主任、副研究员翟琨介绍新书主要内容和观点时说,“最终起了九章这个名字之后,让我想起了金庸武侠小说里的独孤九剑。独孤九剑的最高境界是自此今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际。而读了《宽窄九章》,就像练了独孤九剑一样,达到哲学的最高境界。”
“这本书,李后强书记做了一个序,叫《宽窄相对论与模糊论》。”翟琨提醒说,大家不要因为看到两个如此深奥的物理学概念就望而却步。建议大家通篇静下心来认真读下来,你会有一种特别奇妙的体验。如果你的学科背景是一个人文学科,你读完之后,你会有一种强大的自信力,你会觉得原来这么高深的物理学、化学知识,你这么轻易地就读懂了。如果你的学科是理工学科,你读完之后是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你会发现在一本哲学著作里面,居然会有这么多物理学的概念和公式。
据透露,这本书的前言叫“宽窄:衡量与把握万事万物的尺度”。这个前言是把这本书高度的凝练和概括,一共包括八个方面,分别从宽窄与感知尺度,与空间转换,与量质互变,与场域生成,与巴蜀智慧,与中庸之道,与价值尺度,与生命智慧这八个方面来解析宽窄这个哲学概念和哲学智慧。
《宽窄九章——写给大众的哲学》一共有九章,具体的框架大概是这样分布: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从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中国传统哲学当中去寻找宽窄智慧;第三章,因为宽窄起源于成都,从巴蜀文化当中寻找它的智慧;四、五、六三章,分别从生命、生存和生活,人类的三个维度来了解宽窄;第七章、第八章分别从我们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当中来解析宽窄;最后,给出一个总结,宽窄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其中,第一章,西方哲学当中的宽窄,主要是从西方哲学当中的各个阶段来寻找宽窄的一些智慧和理念。主要有希腊神话和宇宙起源,还有思辨与实证,尺度与规律,肉体与灵魂,中庸和适度这几个方面。
第二章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宽窄,主要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核心的一条叫阴阳,从阴阳这个概念说开去,来探讨阴阳和宽窄的关系。主要有“天地于我为一,万物于我并生”“宽窄循环,损益盈虚”“身心合一,宽窄相济”“出门如有碍,谁谓天地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几个部分。
第三章从四川地理环境当中,从巴蜀文化中来谈宽窄。这个章节里面节数比较多,主要从巴蜀文化当中的地理环境、盆地意识、蜀道、都江堰、红军精神,还有宽严皆误,我们的巴蜀文学创作,以及我们的宽窄巷子来解析宽窄概念。
后面的四、五、六章分别是从生活、生存和生态智慧来解析宽窄,找出其中能够给我们启示的很多概念。
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是从商业智慧和生态环境当中去讲宽窄。
最后一章,宽窄启示录主要是提出我们要深入到无意识的世界,发展出完整的自我,吸收先祖遗传的智慧,才能发展人生的福,实现人性的满足。
在论坛现场,翟琨还做了一个简单的小结。这本书提出:在过去,宽窄是一种比较和感觉;在眼前,宽窄是一种技艺和传统;在未来,宽窄是一种品位和价值。所以,谁掌握了宽窄,也就掌握了生命的尺度,谁掌握了宽窄,也就提升了生命的质量。谁认识了宽窄,也就认识了自我,认识了社会,认识了世界。所以说宽窄是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生活观最深刻、最生动、最简明、最明了、最高度集中的体现。
“既然这本书是写给大众的哲学,所以某天清晨,我们课题组几乎同时醒来。想的既然是写给大众的哲学,我们该对我们的读者说一句怎样最直白最通俗的话呢?就是这一句话:不论世上的路有多窄,唯有心宽的人才能通过。”那么,怎么能让自己心宽呢?请你读《宽窄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