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建华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8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把握时代机遇 共谋亚太繁荣》的重要讲话。(11月18日新华社)
中国是亚太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践行者。实现亚太更大发展,需要每个成员脚踏实地拿出行动。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深知自身肩负的责任。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四个坚持”的中国主张,顺应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顺应各国人民携手应对挑战的共同需要,充分彰显了中国深入参与亚太合作进程,同各方深化务实合作,为亚太地区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的责任担当和务实行动。
坚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经之路,这是经济规律使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各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的今天,日益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对于亚太来说,无论过去、现在、将来,开放都是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前提。习近平主席提出坚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的主张,无疑有利于在开放中扩大共同利益,在合作中实现机遇共享,更好地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
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增长新动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奔腾而至,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不断突破,新材料、新产品、新业态迭代周期不断缩短。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世界经济发展瓶颈。特别是世界经济刚刚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回升态势尚不稳固,迫切需要各国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习近平主席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增长新动能的主张,无疑有利于牢牢把握创新发展时代潮流,促进亚太各方深化数字经济合作,消弭数字鸿沟,培育更多利益契合点和经济增长点,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成员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让亚太地区人民搭上数字经济发展快车,为亚太经济注入强大新动能。
坚持完善互联互通网络,促进包容联动发展。互联互通是释放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包容联动发展的基础前提。互联互通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亚太经济血脉更加通畅,从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潜力,更好地增进广大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习近平主席提出坚持完善互联互通网络,促进包容联动发展的主张,无疑有利于推动亚太深入落实互联互通蓝图,建立覆盖整个亚太的全方位、复合型互联互通网络,让联通的网络覆盖太平洋沿岸的每一个角落,让发展更加均衡、增长更可持续、机会更加平等、社会更加包容,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深化伙伴关系,携手应对共同挑战。今天的亚太,占世界人口的40%、经济总量的57%、贸易总量的48%,是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合作最为活跃的地区,是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全球经济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亚太要勇于担当,发挥引领作用,采取有力协调行动,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道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坚持深化伙伴关系,携手应对共同挑战的主张,无疑有利于引导和推动各方立足多样性实际,坚持共谋发展这个公约数,发扬伙伴精神,尊重彼此选择的发展道路,在开放包容的基础上交融互鉴,在良性竞争的同时互利合作,共同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