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余科
一、新机遇:营造了中小企业发展的良性法治环境
2017年9月1日《中小企业促进法》经过第二十九次修改,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促进法》(以下简称新《促进法》)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降低了中小企业各类税收负担,维护了中小企业在发展经营中的合法权益。在新法治环境下,新《促进法》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进一步规范了财税支持
从资源有效配置和成本效益分析来看, 财税政策对中小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初期的发展经营实力相对较弱,政府的财税政策往往关系着一个初期中小企业的存亡。财税政策包含着财政和税收政策,主要表现为:国家预算、财政补贴、财政投资、税收减免和税收优惠等。新法明确从财政预算和税收减免、优惠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如:新法明确提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国家对小型微型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减免等优惠政策,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等。并且,同时将部分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上升为了法律。
2、优化了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难题。它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科学有效的融资预测及计划、融资渠道和方式单一、融资成本高、银行的信用机构不够发达等。 新《促进法》单独设立“融资促进”一章,直接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通过从宏观调控、信贷支持、金融监管、金融服务、金融担保等多方面着手,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如:新法明确提出“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其业务经营范围内,采取多种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国家完善担保融资制度,支持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以应收账款、知识产权、存货、机器设备等为担保品的担保融资”等。
3、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权益保护
为了进一步落实责任主体保护中小企业权益,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新《促进法》以专章的形式规定了对中小企业的权益保护。新《促进法》对中小企业的权益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新法明确规定了国家保护中小企业及其出资人的合法权益。第二,新法对解决拖欠贷款设立了专门条款,为企业合法收款提供法律依据。新法第五十三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中小企业有权要求拖欠方支付拖欠款并要求对拖欠款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第三,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尤其是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新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和实施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收费目录清单及其实施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二、新挑战:新《促进法》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促进法》的实施,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相应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监督更严格
新《促进法》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多便利,提供了很多扶持,同时也规定了更严格的监督机制。新《促进法》第九章明确规定了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检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规定了县级以上政府要定期开展对企业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如果有违法行为要对责任人员进行处分。第二,新法规定了相关部分要定期开展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评估,防止企业污染,并且要引入社会监督程序。第三,新法规定了县级以上有关政府部门要对专项资金、基金管理和使用的情况进行监督,如果出现违法行为要对责任人员进行处分,构成犯罪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新法给中小企业额发展经营规定了更严格的监督程序,这也是为了要求中小企业合法的行使自己的权益。
2、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新《促进法》强化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给与了中小企业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有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政府的财税支持,中小企业就能更容易地发展起来。市场需求的稳定,但是中小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加,中小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在新《促进法》实施以后,企业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首先,创新竞争。新《促进法》用专章的形式规定了创新支持,明确提出国家采用财政支持的方式鼓励中小企业推进创新发展。由此可见,财政支持会迫使企业间不断进行创新改革。第二,技术竞争。科技不只是第一生产力,最明显的是节约资源,提高效率,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新《促进法》明确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技术、产品升级”,并且明确规定定期开展环境评估。由此可见,技术竞争也将会成为中小企业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内容。第三,信用竞争。诚信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如果失去了诚信,企业必将走向灭亡。例如曾经的三鹿奶粉事件和最近的长春长生疫苗事件。新《促进法》明确提出,国家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建设,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3、对人才的需求更大
人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专业人才。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不同,大型企业需求的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而中小企业需要更多的是专业技术性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来源,只有不断吸引人才、培育人才才能让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新《促进法》也明确规定,国家支持有关机构和学校为中小企业培训人才。因此,出现了一个新的矛盾,就是中小企业对人才需求量大于人才短缺之间的矛盾。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肯定很大。但是,中小企业本身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这就导致了人才的短缺。因此,如何吸引人才与培养人才成为了中小企业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新举措:落实新法,吸引人才,增强企业凝聚力
1、落实新《促进法》,依法经营
不能违法是底线。新《促进法》是新时期党和政府为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制定的法律。在给与中小企业各种优惠政策的同时也规定了严格的监督程序,在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告诫不能触碰法律的底线。新《促进法》明确提出,中小企业应当依法经营,遵循诚信原则,不得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中小企业应当积极利用新《促进法》给与的优惠条件,发展企业,合法经营,将政府的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与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相结合。
2、发挥优势,吸引人才
吸引人才一直是中小企业的短板,尤其是新时期面临企业转型,对高技术、高素质人才尤其是法律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但是,中小企业的所提供的就业平台、工资待遇、福利保障等往往无法与大企业抗衡,对人才的吸引力必然很弱。但是,中小企业也有自身的特点,例如:首先,中小企业结构简单,规模小,因此,经济效益明显,潜力大。其次,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就业门槛低,对人才的需求大部分是技术人才,并且可以在短期内提供就业机会。第三,中小企业往往没有规范的章程制度,因此体制灵活,对员工的限制往往很少。因此,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策略应当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且在吸引人才后,要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不断加以培养,这样才能使企业进入良性的发展环境。
3、增强企业凝聚力
增强企业凝聚力主要表现在打造企业品牌和营造企业文化上。企业品牌直接反应这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可度。企业品牌具有凝聚力、吸引力和推动力。具体反应在员工对企业的荣誉感,企业对消费者的影响力,企业对自我发展的推动作用上。打造独特的企业品牌,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对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文化表现在企业的对内关系上,它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氛围和员工工作的价值观念,包括:使命感、责任感、归属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因此,营造良好的品牌效应和企业文化,对增强中小企业凝聚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苏世公,冯阳.我国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26(05):29-32.
2、李光耀,李冰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对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37(S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