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宇
我们干工作要审时度势、决定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取舍的标准是能否实现好和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老百姓有利的事,哪怕条件不具备,我们也要创造条件干;对老百姓不利的事,哪怕条件具备了,我们也不能干。在此种情况下,现在的有所不为,是为了将来的更有所为。
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志的不为不是干事条件不具备和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为,而是为了怕问责丢官而不为。有的甚至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得不说,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做官本来就是不易的,不容易才是做官的常态。更何况,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习总书记在回忆地方工作时感慨地说:“我认为认认真真地当好共产党的‘官’是很辛苦的。我也没有听到哪一个称职的领导人说过当官真舒服。既然这样,为什么还有人要当官呢?从社会角度讲,官是一种职业,必须有人去做。从个人角度讲,当官是服从党的事业的需要。”
党员干部从入职入党的那天起,就注定了我们的工作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就注定了我们不能回避矛盾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就注定了我们必须以积极乐观进取的态度面对工作、面对群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以怕问责为借口而不为,不符合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应有的初衷,是必须摈弃的。
党和国家的事业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既要努力成为“功成不必在我”大军中的一员,也要争当“建功必须有我”的先锋。有些事情不一定非要在我们手中造就才算做出了成绩,在任期内、退休前,做了一些作铺垫、打基础的工作 ,为后任、接力者播撒了希望的种子,开辟了前行的道路,也是一种作为和贡献。
习总书记说,干部要拎着“乌纱帽”为群众干事,而不是捂着“乌纱帽”为自己做“官”。党员干部不能为了怕犯错误怕被问责,只求清廉当“混官”而不做尽责任、有担当、有作为的好官。做官有大小,做事无大小,只要我们一心为民,量力而行,尽力而行,群众是会发自内心的感激我们、爱戴我们、支持我们、理解我们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怕我们有些事情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好,群众对我们的态度与我们不作为的态度是两样的。群众欢迎的是为了他们谋幸福,能推动国家发展建设的能官、好官,而厌恶那些自保、混日子的庸官、懒官,即便这些官们两袖清风。碌碌无为的党员干部,群众是不会满意的。
问责是约束机制,形成对不能为、不想为的外在压力,既是不得已,也是党组织对干部的一种保护。通过强化问责,使干部真正扛起责任,有所作为;通过强化问责,使一些犯了错误的同志,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再犯更大的错误。我们希望那些不作为的干部摆正心态,认清自己不作为行为给党、国家和群众带来的危害,从内心深处感到羞愧,变不作为为勇作为,做一名敢于担当、勇于任事的好干部。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刘营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