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21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唐口煤业 挂起163颗 “安全星”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在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唐口煤业公司充填中心学习室里挂着一张十分醒目的挂历,从1到6月份,每天都有1颗红星,仔细数来共有163颗。“这些星有什么含义吗?”笔者带着疑问走进了该中心。

  “当天生产无违章、无事故、无隐患都会在日期下画上1颗红星。”该中心党支部书记于春贵介绍,今年年初,他们为确保完成全年安全生产各项任务,特别开展了评定“安全星”活动,凡当天未出现任何人员违章,现场无事故、无隐患,便安排专人在当天的日期下方画上1颗红星,此活动直到全年结束。

  “如果凑齐365颗‘安全星’是不是有什么奖励?”笔者问道。于春贵挥了挥手说,没有任何奖励,评定“安全星”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奖励,而是时刻提醒职工,干好当班的工作,保证好安全才是最重要。要问得到什么奖励,安全就是最大的奖励!

  笔者经过了解得知,要想天天得到“安全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该中心所施工的9308充填工作面,由于现场条件较差,人员不足等问题制约着安全生产。他们认真分析问题原因,找准突破口,精准施策,首先从现场条件治理上攻克第一道难关。

  由于受周期来压的影响,部分顶板破碎,巷道底鼓,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为此,二季度,他们开展了“小会战”活动,从各班抽出3名职工成立了现场治理小队,专门负责顶板加固、巷道落底等工作,现场哪里出现问题,就有成员们的身影,对于急难任务,则组织全体党员集中攻克,通过边治理边生产的方式,顺利完成了当月的生产任务,保证了现场安全。

  “现场条件差只是其中1个难题,人员不足才是重点。”于春贵说,该中心全体职工共有83人,由于工作环节多,三班平均出勤人数12人左右。当现场条件好了却遇到了人员紧张的难题,安全生产再次发出了“红色信号”。因人员不足,各个生产环节势必造成安全防护不到位,对此,他们从技术改造上找寻“良药”。目前,该中心共管理8部皮带运输机,按照《规程》规定,必须专人专岗,而9308充填工作面却只有1名皮带运输机司机,笔者看到皮带运输机正缓缓地将矸石运到矸石仓,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人来操作。原来,为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今年一季度,他们通过改造皮带运输机集控装置,建立了远程集控平台,每班只需1名司机来操作8部皮带运输机,再额外派1名维修工进行巡检。该中心通过运用技术改造的手段,将省下的人员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不仅保证了安全生产还实现了自动化。

  在工作面现场,笔者还发现职工们都有1张小卡片,上面写着共10条互保内容,分别为劳保护品佩戴、精神状态等内容,经了解,他们为做实做细互保联保工作,每人形成当班互保关系后,在现场工作中,时刻相互监督对方,并且将互保情况进行对应标注,升井后,交于值班人员,并且针对记录内容及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除此之外,还推行责任共担制,被包保人出现违章,将联责包保人,如当班无出现任务安全问题,将获得30元安全工资收入,而包保人则获得20元。

  “我们通过采取这一系列举措,保证了163天无出现1次破皮伤,没有1次安全违章,实现了上半年安全生产。”于春贵自豪地说。  (张继涛 冯汝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