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训在别人身上吸取,经验在自己身上总结。这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渝西采气作业区经理吕恒富常说的话。
31年履历、50岁出头、辗转基层机关基层、身材敦实、平易近人、在1.2万平方公里勘探开发面积上带领渝西团队奋战三年多的这位汉子,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西南油气田公司模范共产党员等荣誉挂满胸间。
“成绩已过去,今天需努力。”6月27日,他说道。

●吕经理(中)在现场查看输气管线走向。
管控风险“高压线”
1301公里大小不等的管线,横跨重庆和四川10个区县,运行时间在20年以上占52%,每日输气量在170至260万立方米是作业区管线的现状,管控管线风险成为头等大事。
管线第三方动态隐患现场目视化是他护线的“首拳”。针对第三方动态隐患,设置警示牌、安装隔离桩及风险导图等工作陆续铺开,1500余根隔离桩、200余块警示牌、90余块风险导图、累计90处第三方施工现场目视化成为1301公里管线的“守护兵”,第三方施工破坏管线的频次降至冰点。
打出首拳他又亮出“组合拳”。落实管线风险点和高后果区一日两巡措施,聘请47名第三方外包巡线员及58名第三方动态隐患信息员,筑起管线风险的防控屏障,“血脉”安全运行不再“愁”。
5月16日,重庆綦江区气温飙升至35度。按照圣李输气管线清管通球的准备,徒步8小时,他对沿线敏感地段逐一排查,录取好资料,为清管方案的编制提供了数据支撑。3年来,360公里管线被他征服。
作业区采取报废、放空泄压、注氮封存等措施,消除了103条共计442.56公里停用管线的隐形风险。
筑牢投运“希望线”
重庆大足、荣昌地区冬季供气难是困扰作业区的首要课题,2017年变得异常艰难,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的他,酝酿保供策略成为当务之急。
2017年5月,邮板线开工建设。为早日投运“希望线”,提前介入,开展专题研究,与地方政府协调,询问施工进度,成为他日常主要工作。
如何破解“疑难杂症”?他与重庆管道公司、施工单位等相关人员现场踏勘邮板线走向,耐心解答管线周边群众提出的问题,8次协调大足、荣昌相关政府部门解决管线建设、群众阻碍等矛盾,为管线顺利建成投运扫清了障碍。
12月1日,重庆管道公司与作业区历经4个半小时的清管置换、升压施工,“邮板线”投运成功,为荣昌人民增添冬日“喜”气,荣昌城区的居民炉火终于“雄起”,困扰多年的供气瓶颈得到破解。目前,每天经邮板线输供的20万立方米天然气已成为大足、荣昌两地保供的主力军。
针对用户多、供气量大的特点,他首选精控节点压力、精细设备保养、精准气量调配的“三精”做法,递进精细河包场气田低压小产气井管理,打出提前编制不同区域冬季供气方案,实现输气管网压力低及时补充,竭诚满足用户需求,践行社会责任不再是套话。
梳理员工“心理线”
2017年11月,蜀南气矿推行工资总额挂钩,导致部分员工拿50%奖金,牢骚声、抱怨声在员工中此起彼伏。“把政策讲透、让员工接受,才可能心平气和。”他意识到去井站替员工心理“解堵”变得刻不容缓。
主动与作业区党委书记理清帮扶对象,把思想工作最难做的区块留给自己。
“年轻人要主动向书本、师傅学知识,做技能合格、作风硬朗的员工,争取全额领奖金!”在包8井站,他熬费苦心对无初级证的技校生说。
每到井站,与领50%奖金的员工交心均在两小以上,耐心说服奖金分配倾斜工作干得多、干得好员工的理由。最初愁眉苦脸的3名员工,经他循循善诱的开导,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难怪青年员工王靖雯坦言:“实干巧干,迎头赶上,在岗位实现自身的价值,回报组织的关爱。” (李传富 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