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营销也可以巧借东风,抓住时机就可以让业务销售节节攀升。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因历史名篇《醉翁亭记》名扬四海。中国电信滁州分公司抓住农历正月初九琅琊山庙会契机,组织营销队伍选点占位,不但宣传了电信业务更维系了老用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单位巧借民俗活动开展宣传营销的做法,具有非常明显的市场亮点,值得借鉴。
中国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国度,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神奇灵秀的自然风光、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浓郁奔放的民族风情,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一朵朵璀璨的奇葩。通信企业要进一步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所蕴藏的独特内涵,让旅游企业、游客、市民成为主角,实现“政府搭台,群众游乐,企业唱戏”的目标。通过贴近大众、内容丰富的民俗活动,成功制造轰动效应,引发目标对象和人民群众的关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顺利提升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通信企业做好巧借民俗活动营销,首先必须充分做好前期宣传预热和准备工作。要及时安排人员与活动主办方及时接洽,联系确定展位、安排临时用电等事项,要备齐必要的宣传用品物品,要协调厂家提供一定数量的终端设备进行展示。其次,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凝聚人气,通过卡通、玩偶造型活跃气氛,通过喊麦抓住业务卖点宣传介绍。最后要安排工作人员引导用户现场办理业务,要根据用户年龄职业等区别对待,对老用户主要做好维系和办理增值业务,对新用户办理实用套餐或免费提供体验。另外,活动结束后还要根据登记信息及时回访,解释用户疑问,挖掘用户需求签订高值套餐。
创新思维才能展现新意。民俗活动转型的大背景,是对通信企业的一个考验,不能再走原来的老路,必须开拓创新,走出不同寻常之路。“巧借东风”式的借势营销,重点在于“巧借”。对于重大民俗活动的营销,往往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能将资金投入到一场看似与企业业务风马牛不相及的活动中并受益,无疑是创造性的工作。营销没有终点,不是一锤子买卖,只有长时间、持续性宣传,将宣传企业形象作为品牌来打造,下更大功夫、更大力气,才能取得实效。民俗活动过后,并不意味着宣传营销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必须在总结前段时间的基础上,以更大的力度来宣传企业形象。
“巧借东风”式的借势营销,最终的落脚点在服务上。“巧借东风”式的借势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具有短期性,对于长期的品牌建设来说,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通信企业还要以品牌策略为中心,并最终落实到切实提高服务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