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5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网贷从“野孩子”转变为“好学生”须三步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郑楚彬 

  日前,在由网贷之家主办发起的“网贷神州行”大型行业交流会上,针对网贷监管细则的出台,与会行业嘉宾多持正面观点,认为P2P网贷有了明确合法地位,不再是半路跑出的“野孩子”。(8月31日《新闻晨报》)

  国家银监部门相继加大了网贷行业监管力度,通过出台各种管理办法,控制平台注册、加强对平台的运营管理等方式,特别是近期由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针对网贷行业的历史积弊,划定了14条监管红线,使素有“野孩子”之称的网贷行业,终于获得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条文规范,为行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网贷是个充满创新的金融业态,如果监管不当,容易造成金融抑制,严重影响行业发展;或者导致新型的违法违规现象不断发生。笔者认为,网贷从“野孩子”向“好学生”转变,不宜操之过急,更不宜快刀斩乱麻,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好通过以下三步,逐步加以实现。

  第一,有关监管部门最好进一步对网贷平台展开深入摸底,结合各地区金融市场现状,制定出更细化的管理条款。比如借款上限问题,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中心区的借款人或企业,与国内四五线城市的借款人,面对同一个上限,可能会存在不同的满足感,结果可能极大地满足了四五线城市或偏远地区农村借款人需求,却无法解决一线城市的借款人需求。要想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像房地产调控一样,由各地金融主管部门制定适当的规范性文件,而非一刀切。

  第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监管部门不妨推出相关机制,或者牵头银行业,为网贷平台经营者提供个人及企业征信咨询业务,从而使网贷平台在为投资者筛选借款项目时,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借款人潜在的信用风险。当网贷平台全面转型为借贷信息中介后,其最核心的工作应当放在借款人的征信风险识别及管理方面,才能确保资产端的安全性。但目前,国内征信系统尚不完善,一般网贷平台根本无法及时获取借款人的过往征信,这也是以前平台屡屡出现逾期、坏账的根源。

  第三,监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对网贷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比如通过举办行业培训的方式,解决网贷业长期人才紧缺问题;通过表彰优秀平台、处理违法平台的方式,引导网贷行业更快地走上健康发展之路;通过为网贷行业减少税费压力等措施,使网贷业能够为借款的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更低的资金借贷成本,进而推动经济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