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洪波
云味馆何来头?米线界龙头品牌。自2014年景田店第一家开业后,两年内继续以风暴速度在全国开花逾30家。
“米线哥”何许人也?迟焕涛,消费电子行业十余年的从业经历,见证了中国电子行业的蓬勃发展,27岁就做到创维集团多媒体产业公司销售总经理,后历任海外公司产品总监、创维海外公司亚太地区销售负责人。2010年电子业遭遇痛苦转型后果断跨界餐饮,一头扎进米线创立云味馆品牌,用电子行业的经验跨界到餐饮业,前面几年一直在探索模式与夯实产品,从2014年开始其模式就焕发生命力,在深圳米线业崭露头角。
“米线哥”谈自家特色企业文化
记者走进米线哥迟焕涛的办公室,恰巧碰见员工们在搬东西,原来迟焕涛要搬出来和其他职员一起办公,“我们创始人、合伙人、管理层,以后都没有独立的办公室,通通搬到这儿(开放式办公室)来工作。”迟焕涛兴奋地介绍,“我们的企业管理将来都打通,无疆界!”
坐定后,迟焕涛和记者侃侃而谈云味馆未来的规划,他说“5年要开1000家”店!
云味馆目前拥有50家店,店面面积基本在200平方以内,预计2017年在深圳大本营达到100家。在迟焕涛的版图里,将以深圳作为爆发点,辐射珠三角,再进军上海、北京。
迅速扩张需要两大要素:盈利模式,和组织力,迟焕涛认为前者已经实现了,15~20轮的翻台率,每个月开3~5家,都不是难题,难就难在能不能实现“组织创新”, 将来10000名以上的员工,有没有那么多干部,有没有那么多优秀管理者才是最重要的?对于这个难题,迟焕涛锁定了他所推崇的“无疆界管理”。
那么,迟焕涛的无疆界管理究竟怎样?他又如何通过“合伙人制、奖金制、项目制”,尝试让这种管理模式落地,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
合伙人制:“信”字当先
洗碗大叔也可入股
云味馆目前1000多名员工,60多人是合伙人。总监、主管、经理、店长、基层员工,不分级别,只要符合条件,就能成为合伙人,目前就有一位洗碗大叔加入其中。
这个符合的条件是什么?必须是持续奋斗者!
公司是给员工的,奖励奖金是给奋斗者的,企业的成果是分享给持续奋斗者的。华为总裁任正非对分配制度的见解,一直被迟焕涛推崇。当然,相比华为的全员持股制,云味馆目前各店的员工合伙人,还只是框定目标在20%~30%以内。对此,迟焕涛解释是,目前餐饮企业的入股,还没有高新企业成熟,云味馆的目标是未来管理干部和优秀员工100%股东化。
迟焕涛希望自己的合伙人和华为一样,都是持续奋斗者,“如果你躺在原来的成绩单里靠分红,那我们有准入机制,也有退出机制。”
企业对合伙人有要求,准合伙人也会对企业存疑惑,人家凭什么相信你?面对记者的质疑,米线哥对“信任”进行了三个层面的分析:一、创始人树立楷模,让员工对人产生信任;二、高度透明,让员工相信企业有赚钱的能力;三、渗透人生,化为最终的信仰。
为此,迟焕涛也明文做出承诺与规则。员工签订公司大合同之后,便有投资资格,想投哪家店,长期投资总额,都不受限制;合伙人可以多店投资,摊销风险;3个月内若想退股,可以直接到财务部,拿回原来的入股金额或投入到下一批的新店中。
奖金制:散尽千金留人才
同个岗位奖金差别可达10倍
“员工只要符合价值观,技能够硬,企业会给他发钱发到手软。”看看米线哥迟焕涛是怎么样散尽千金留住人才的。
月度、季度、年终、年终优秀员工奖,再加上如果同时是合伙人,那么收益会和同行远远拉开,“未来我们一个店长一年好几十万收益,都毫不夸张。公司成长的收益由员工分享更加符合公司的感恩分享文化。”
另类的是,云味馆对员工的奖励,不完全跟利润、营业额挂钩!那么,奖励的标准是什么?同事的认可度,流失率,客户评价,用户体验,出品服务卫生。而最后的年终奖,决策层所有人会从各个角度,通过他们的商业或主观判断。
迟焕涛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一家地理位置并不占优势的分店,常年处于微利状态,如果以传统绩效考核为标准,那么这个店长几乎不可能拿奖,而在2015年年会上,张店长获得了年终奖4万元。
为什么他能获得如此丰厚的奖金?米线哥为他的态度点赞!当公司加大力度,三个月内狠抓服务客评时,所有店都努力达到五星。三个月考核结束后,大家都松懈了,却只有张店长继续抓,全年保持五星客评。而当店内冰柜、烤炉之类的电器出现故障后,一般都是直接送到维护中心,唯独张店长自己动手,修好所有电器。
迟焕涛对于老员工,也就是他所说的“持续奋斗者”,都乐于分享成果。2015年年会上,他给5年以上的员工(云味馆属于米线哥食全酒美餐饮公司旗下核心品牌,食全酒美创立至今10年,另有2个子品牌),每人发了15克纯金奖章,并为年度优秀员工统一奖励海外游。
迟焕涛还透露,奖励绝对不搞平衡,不吃大锅饭。各店奖励人数也不一,同是20名员工的两家店,有可能一家10人获奖,另一家则只1人。奖金差异也会非常大,同一岗位甚至有可能相差10倍。“这就要求每一个阶层的领导者,对自己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关注。总经理对50个店长,店长对所有员工,都要了如指掌。”
企业文化“打通”的思考
云味馆的企业文化,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打通”,用迟焕涛的话说,就是“一切打破常规,不吃大锅饭,不搞平衡,不分层级,不分区域,不分门店,只要优秀,只要够格,就多得!”。
迟焕涛这样“打通”的思路,在国内甚至可以说是奇葩。他颠覆传统“喊出来”的企业口号,尝试让这种新型的企业文化落到实地,并让其驱动全体员工“舍命狂奔”,实现迅速扩张,让云味馆的米线、云味馆的人占领全国市场。
而对于如此特殊的企业文化,记者也曾和业界人士进行探讨。有餐饮大咖提出质疑,这种几乎完全靠“人”,讲究“灵活性”的奖励制度,在将来员工人数激增时,还能不能操作,每个阶层的领导者,就一定能对所有人都了如指掌吗?
另外,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如果不是通过绩效来考核,自己又没有突出的个性,会不会被人遗忘,从而导致分配不当,失去工作热情?
这些问题,都值得餐饮业经营者们好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