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鹃
二十多年来,他一直默默无闻地从事着烟草机械设计工作,在企业产品转型关键期,面对全新的技术领域,带领团队潜心钻研,积极探索,为企业产品转型顺利实现和打造“一流的滤棒成型及辅联物流类设备制造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曾荣获河南省“技术创新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作为国产烟机行业一线技术人员的优秀代表,近日又被中国烟草总公司授予烟草行业“十二五”科技创新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是烟机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技术人员。
他就是许昌烟机公司技术分中心高级工程师赵宝生。
献身事业 逐步成长
1988年,从河南农业大学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毕业的赵宝生分配到许昌烟机公司工作,一线实习结束后,在公司技术部门老前辈们的带领下,年轻的赵宝生幸运地参与了ZJ15机组技术转化工作,通过图纸转化、设计转化过程,以及在烟厂现场调试期间与外籍专家长达半年的学习过程中,他快速掌握了烟草机械设计理念和装配调试技术,个人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成长,自此与烟草机械设计工作结下了不解情缘。
从青春年少,到华发丛生,二十多年里,赵宝生一直潜心钻研烟草机械设计工作。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系统学习和潜心钻研,他全面掌握了先进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渐成为了公司机械设计领域的领军人物。
“没有企业良好的发展平台,我也不可能有机会接触、学习到这么多先进的理念和知识技能。”回想起多次走出国门,在英国莫林斯、意大利GD、德国豪尼等国外先进烟机制造企业培训学习的时光,赵宝生感慨万千。
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中成长。近年来,随着公司产品技术引进工作的持续发展,赵宝生先后主持和参与了ZJ19、ZL26、ZL28、ZL29产品的技术设计、引进转化、样机试制及重大技术改进等工作。随着这些重大项目的设计研发和试制成功,一个个新产品通过验收并大量投放市场,成为了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主力机型,为公司持续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了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刻苦钻研 一丝不苟
作为一名研发技术人员,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时刻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要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用心打造质量过硬、性能卓越、稳定性可靠性俱佳的中国烟机产品,让中国烟机成为高品质产品的代名词。
谈到公司的拳头产品ZL29高速滤棒成型机,大家很容易会联想到该产品是转化的德国豪尼公司AF-KDF4滤棒成型机技术。听起来像是比较轻松的一件事,但是做起来谈何容易。
ZL29样机通过验收后,在与用户后期的沟通交流时,烟厂反应出该机型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棘手问题,“进口机型刀盘主传动箱存在渗漏油现象,豪尼公司要求每半年就得定期更换该组件的全部密封件,对我们维修保养成本和生产组织会带来较大影响。这个问题能彻底解决吗?”
听到用户反映的这一现象,赵宝生马上决定对公司在制的5台产品进行观察检测,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根据在德国学习交流期间对豪尼公司产品工艺和质量要求的认识,结合对许昌烟机公司生产特点的了解,赵宝生眼前一亮,思路豁然开朗,经过检测验证,他终于发现“箱体自身结构特点和毛坯超差”才是症结所在,零件的回油腔与模型设计的回油腔容积小了近五分之一。
病因找到了,根据多年解决现场难题的实践经验,马上开始“对症下药”:增大排气管道管径、增大回油孔直径、修改铸件图纸保证内腔尺寸、优化调整润滑油路……
经过紧张的拆解和返修,主传动箱体再次被装到了实验台上进行实验,两个小时、四个小时、六个小时、八个小时……刀头部件一直在高速空运转,经检测5套箱体的最高温度均未超过50度,温度终于稳定在了正常范围之内。
药到病除,长期困扰用户的排气孔漏油现象终于得到了解决!
带好队伍 共同成长
作为一名滤棒成型技术的探路者,作为公司重点项目试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赵宝生知道,打造一个优秀的团队,培养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要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压担子,充分发挥年轻人身上的潜能。”在工作中,赵宝生给予年轻技术人员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并在工作中为他们做好审核、把关和指导。为了提升设计团队的整体技能水平,他带领技术人员全面加强风力、轴承、润滑、传动、伺服系统、丝束特性等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引导大家对不同机型的同类部件进行深入研究、对比分析后,在定期组织的交流研讨会上,安排每位技术人员为大家现场讲授对部件设计原理的学习体会,在学习交流中达到加深理解、共享经验、知识积累、共同提升的良好效果。
在ZL29、ZL28滤棒成型机组样机转化试制期间,为了使年轻技术人员得到历练成长,早日摆脱依赖心理,在样机试制过程中赵宝生鼓励他们勇于承担部件设计工作,把部件中每一个机构的工作原理、设计原理理解透,并熟练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设计人员自身的技术能力。从被动到主动,从学习实践到独当一面,随着ZL29、ZL28滤棒成型机组样机转化试制工作的顺利完成,一大批专业的技术设计人员快速成长起来。
不仅如此,在样机试制项目管理过程中,赵宝生通过组织工艺流程进一步完整和细化,生产过程中“周装配计划”的全面实施,装配环节中高标准的工作模式,技术、工艺、质检人员对质量全程跟踪等各项措施,在确保项目试制进度和产品质量的同时,促进了产品装配调试的规范化,公司整体工作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达到了通过项目实施,锻炼、提升公司研发队伍、生产操作队伍和装配调试队伍能力与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