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创新·变革”的2016第十四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根据主办方提供的数据,本届的总展出面积约为22万平方米,参展汽车在16块室外展区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和老馆的室内展厅同时展出。
全球车企逐鹿北京车展
瞄准“80后”购车族
本届车展中,全球知名品牌悉数参展。马自达、英菲尼迪、雪铁龙、大众等多个品牌将展出全球首发新品。新能源车展区也汇聚众多品牌。
据时事社报道,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吸引了国内外汽车厂商竞相来此首发展示新车。据日本电视台网站报道,北京车展各大汽车厂商积极针对成为购买主力的年轻人进行宣传。
在北京车展上,来自全世界的约1600家汽车商展出1100多辆汽车。据中国的汽车杂志报道,去年近七成的新车购买者是“80后”,这次车展发布的车型也瞄准了年轻人。
日产发布了高级轿车车型,主要是针对经济上较为宽裕的年轻人。而本田和马自达发布了在中国市场颇受欢迎的运动型多功能车(SUV)新车型。汽车商的宣传战略主要瞄准手头宽裕且首次购车的年轻人。
另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报道,新型SUV将成为北京车展的主角之一。中国汽车市场中,SUV销量仅在去年一年就暴增200万辆以上,发展势头强劲。全世界汽车企业为了抢占中国SUV市场将展开激烈角逐。过去在中国本土低价汽车品牌冲击下陷入苦战的国外汽车公司希望依靠新型SUV进行反击。
中国经济增长势头趋缓,但得益于SUV的销售火爆,中国汽车市场去年的增长率依然达到近5%。去年中国SUV销量同比增长近50%,达到622万辆。中国SUV市场的快速增长加强了品牌影响力相对较低的本土品牌的竞争力。
汽车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车企正快速模仿国外车企的设计和性能,推出了大量性价比优秀的车型。外国汽车无法在价格方面与中国本土汽车竞争。”
新能源汽车成车展亮点
车企看好中国市场
外媒称,汽车制造商正准备迎接中国市场激烈竞争的一年。这个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目前面临着增长放缓和兴趣变化——转向电动汽车和SUV。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在两年一度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全球汽车制造商急于证明自己在迅速走向成熟的中国市场处于有利地位。
变化的消费模式使SUV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最有前景的板块之一,2016年第一季度销量同比飙升逾50%。这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趋势相符:由于燃料成本跟随油价走低,耗油的SUV日益受到欢迎。
但是,“更大”并不是汽车制造商希望在中国市场更上层楼的唯一途径,对于任何寻求领先的汽车品牌来说,电动汽车也是一个重点领域。尽管它们仍只占整个市场的一小部分,但是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是北京方面的一个战略目标,即使大量需求尚未出现。
麦肯锡的一项调查似乎表明,在政府政策的帮助下,电动汽车正在打开市场。在中国大城市,电动汽车更易上牌。另据法新社4月24日报道,电动汽车领域的专家认为,虽然埃隆·马斯克是电动汽车的先知,但该领域的未来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
美国阿利克斯合伙公司汽车市场专家洛朗·珀蒂宗认为:“如果还有哪个市场的电动汽车销量能突破一定的大关让电池价格开始变得合理,这个市场就是中国。”
中国车市竞争日趋激烈
车企轻松时刻已结束
外媒称,在多年鼓吹其在中国高歌猛进之后,全球汽车制造商现在对这个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基调变得越来越谨慎。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24日报道,虽然它们预计市场仍将继续增长——尽管速度较慢,但参加北京车展的汽车业高管承认风险正在增加。汽车价格正在下降,销售增长正在下滑,政府在排放法规上越来越严格。
丰田汽车公司表示,它对两年前制定的到2025年在华销售200万辆汽车的目标能否达成并不确定。4年前,福特汽车公司发布了一个到2015年将在华汽车产能翻一番的宏伟计划。总部在密歇根州迪尔伯恩的这家汽车厂商的首席执行官马克·菲尔茨说,今年对于进一步扩张的事情,“我们没有什么好谈的”。
去年,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高调宣布,在未来5年里,将在中国投资220亿欧元,将产能提高40%,达到500万辆汽车。大众汽车中国公司总裁约赫姆·海茨曼说:“我们基本上坚持这个计划,不过有些事情可能会推迟一点点。”
基调的转变凸显了中国汽车市场的轻松时刻已经结束。全球汽车厂商一直是中国消费者热衷于花钱的最大受益者。过去10年来,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对于全球汽车厂商来说很普遍。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降温,从煤炭、钢铁到航运的各行各业一直在与需求不足的问题作斗争。 全球汽车制造商对中国经济放缓特别敏感,因为经过多年的大肆扩张,它们有相当多的收入都来自中国。中国占通用汽车公司全球汽车销量的37%、大众的36%、福特的17%。
近些年,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放慢已经出人意料地大大束缚了其汽车市场。去年秋天的减税重新带来了活力,最近的经济数据也鼓舞人心。但毫无疑问,两位数的增长已经结束。未来几年,汽车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