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旭
记者从成都海关201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四川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462.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23.2%;其中第三季度为780.2亿元,较二季度有所回升。同时,四川外贸在加工贸易、地区平衡等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数据显示,今年前3季度全国整体对外贸易进出口下降7.9%,四川的趋势同全国一致,但降幅更深。其中,出口1631亿元,下降20.9%,同期全国出口下降1.8%;进口831.7亿元,下降27.4%,同期全国进口下降15.1%。
对此,成都海关新闻发言人倪藻表示,当前四川外贸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外需不足引起的,世界经济整体复苏步伐缓慢,导致了全球贸易持续低迷。比较而言,今年全国前三季度的增速分别为增长4.8%、下降3%和5.6%,四川则分别为下降7.8%、29.6%和31.7%,降幅逐步扩大。因此四川面临的外贸稳增长的压力更大,形势更为严峻。
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季度,四川外贸进出口值分别为971.1亿元、711.3亿元和780.2亿元,由于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第3季度同比降幅有所加深,但环比增长9.7%。同时,最近2个月降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收窄,7月、8月和9月降幅分别为41%、27.7%和23.9%。倪藻表示,这算是压力中的一点亮色。
展望下一个季度的情况,倪藻说,从成都海关对部分四川外贸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最近几个月,表示订单增加和不变的企业数量与上半年基本持平,外贸形势没有明显好转迹象,要达到往年的快速增长态势相当艰巨。当前,国内整体经济进入新常态,外贸领域也不例外,在新常态发展模式下,我们应更加关注四川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倪藻表示,近年来,四川一直在外贸结构调整方面加大政策力度,并取得积极成效。比如,近期加工贸易持续好转,8月起转为正增长,尤其是加贸进口增速在9月份达到5.4%,这是一个重要的先行指标,预示着未来几个月四川加工贸易将继续回升。由于加工贸易在四川外贸中的比重一直较大,加贸的回升将会对外贸整体复苏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省内各地区外贸发展更趋均衡,前3季度尽管成都外贸比重显著下滑,但宜宾、遂宁、达州、攀枝花等市在整体外贸环境严峻的情况下仍逆势增长,且部分地区增幅较快。此外,部分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前3季度,四川涡轮发动机、离心机和汽车出口值分别为13.3亿元、7.7亿元和5.8亿元,分别增长2.8%、70.4%和2.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