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现场会走进富锦、桦川。一路上大农业、大农机、大产业的现代农业风貌尽收眼底。值得特别关注的“双百工程”悉心雕琢农业精品,建设成果让各地与会代表领略到佳木斯市现代农业的独特魅力。
“双百工程”即打造百公里绿色稻米长廊,建设百万亩优质水稻示范带,实现资源、资金、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全面打造国家级生态高效农业样板区。
在哈同公路富锦段482公里处建立了现代农业万亩水田展示区,总面积4万亩,其中核心区1万亩,是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先试区,在农田基础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土地集中规模经营、科技服务创新等方面进行实践与推进,展示区实现了组织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
高科技、精管理让核心区展现出不一样的秋收之景。坐落于核心区的富锦市农业信息监测指挥中心,全市230万亩水田生产微缩在这里,“互联网+农业”的实践让精确农业尽在掌握。
该中心由信息大厅、专家系统技术采集与分析系统构成。信息化管理通过大棚环境监控系统、农机指挥调度系统、农田生态监测等八个系统来完成。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在大屏幕上看到了四个不同区域的农机手正在稻田里熟练地操作农机,水稻收割有序进行。据介绍,富锦市27个国投农机合作社的农机作业位置、作业轨迹、作业面积、作业效率都在实时监控中。调度台不仅可以与作业车辆的驾驶员进行视频,还可以同时开通农机故障“110”服务车,实现农机维修的就近、就便、就快。
丰收季会不会出现卖粮难?“双百工程”的顶层设计中将如何由“种得好”向“销得更好”的转变考虑其中。
在富锦,总投资61亿元,建设345万吨原粮仓储物流和120万吨玉米深加工及配套的象屿金谷项目不仅为当地农民吃了定心丸,就连周边市、县、农场的种植户都纷纷汇聚到这里。
一进象屿金谷公司厂区大门就看见卖粮车浩浩荡荡排起了长龙,运粮车来往穿梭,络绎不绝,厂区一处已经卸完的粮堆起了一座座“金山”。在服务大厅,红兴隆农场的郭先生,他说:“原来都在农垦那边卖粮,今年到这来一是看中了这里收得早卸车还快,进院就挂号领卡很方便。二是资金到位快,卖完粮,钱就打到银行卡里了不拖不欠。俺们农民一年到头不就是指着卖粮钱嘛。”大厅中一块屏幕上面品种、等级、水分、杂质、单价公示清晰,5个窗口同时开动为卖粮农民提供周到服务。
象屿金谷项目搭建金融服务、生资供应和粮食仓储三个平台,开展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了富锦粮食收储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税金2亿元,将使富锦市成为三江平原粮食交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通过“双百工程”建设,佳木斯市现代农业改革进程明显加快。桦川县新峰农业发展集团开设农资直供、粮食仓储、稻米加工、信贷担保、农机服务和农技服务等六大农业板块。目前,集团年均销售农资2万多吨,与5146户签订了37万亩水稻收购订单,为农户担保贷款4亿元,注册“寒地明珠”“寒地五谷”两个品牌。新峰现代农机合作社为全面提升数字农业发展水平,借助县级物联网管理服务中心,建成星火互联网农业管理服务站,内设土地流转、农机调度、科技服务、农产品质量监管、病虫害监测预警、农村金融、农产品溯源等9个系统平台,形成了“互联网+农业”的高端管理系统。农民带地入社建基地、自主品牌创市场、产业化开发提效益、利润分红促增收、搭乘互联网快车促销售的改革成果在新峰被全景展示。 (据佳木斯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