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 区域纵横

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市州经济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南充】

  台资企业集群效应显现

  近年来,南充市抢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认真抓住项目的牛鼻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招引了一批台资企业落户南充。

  新形势下,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就是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着力全市对外开放,打造富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活动,积极推进全市对外多层次区域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寻求发展机遇。

  目前南充市已引进了台湾联成化学、台湾润泰(大润发)、台湾佳美、台湾统一、南充兴宏鞋业、南充隆固机械、西充双龙农牧、西充广绿农业等30余家规模以上台资企业,总投资近50亿元,已初步形成了顺庆商贸服务、蓬安生产制造、西充现代农业为主的台资聚集区。同时,积极贯彻全省对台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四川对台经济工作2015—2020年规划》,正积极在蓬安县建立1个省级台商工业园,在西充县建立1个“川台农业合作试验园”。

  南充市认真贯彻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保护在南充的台胞台属及台资企业的合法利益。市外侨台办编印发放了《外事侨务港澳台工作法律法规文件汇编》,着力于“一法一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和《四川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办法》)的宣传普及。同时,多次深入台资企业调研指导工作、联系走访,帮助解决不少诸如供水用电、道路修建、子女入学、治安管理、办理证照等具体问题。在南充外事台侨网上设立投诉信箱,公布投诉电话,有关县(市、区)实行外侨台部门项目秘书单位制度,定期电话跟踪回访,全程为企业统筹协调服务。(张蓉萍)

  

  【广安】

  设3亿专项资金

  扶持实体经济发展

  

  记者10月11日从广安市国资委获悉,广安为帮助实体经济解决临时资金周转难题,化解实体经济中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前不久出台了《广安市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拟设立广安市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3亿元,扶持实体经济发展。

  该专项资金以各区市县为单位筹集,每个单位筹集5000万元本级政府可以统筹的“沉睡”资金,将专项资金委托给广安市金财集团负责管理使用。

  据了解,该专项资金将主要支持纳入广安市级和各区市县的重点实体经济企业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融资担保、股权债权投资等;市级和资金筹集单位平台公司对外融资担保、增信等;市金财集团所属的全资小贷公司、担保公司、资产公司、基金公司等拓展业务经营资金调剂。

  据广安市金财集团副总经理唐家文介绍,对各区市县重点工业企业、小微企业、农业及农业产业化企业、重点商贸企业等经济实体需要资金支持的,经相应资金筹集单位同意后,金财集团将在该单位资金筹集额度内实行扶持优惠利率,但优惠利率不得低于市金财集团支付的资金成本及管理成本;对其他服务性及房地产企业、基础设施及开发项目高风险、高效益等行业以及超过该单位资金筹集额度的,在不违背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实行市场利率;股权债权投资按市场原则办理。(黄辉 喻凤)

  

  【广元】

  旺苍县聚力扶贫新机制

  

  近日,记者从旺苍县农委部门了解到,该县今年以来创新建立并实施的政府、银行、保险和贫困户“四方合作”聚力扶贫新机制,严格落实乡镇组织协调、金融部门授信放贷、帮扶部门帮扶带户的“三项主体责任”,让小额信贷扶贫成为推动全县综合治贫工程的“轻武器”。

  为让银行对贫困户小额信贷需求“放心贷”,该县拿出1000万元在承贷银行设立了“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专户,先行给各承贷银行预存50万元,然后每年按各承贷银行实际贷款额度10:1的比例分批注入各承贷银行,用于扶贫小额贷款风险补偿,同时按比例确立了政府、银行间的风险承担责任,并简化贷款便民流程,确保贫困户申请当天就能获得贷款。

  为让贫困户“放心贷”,“安心抓发展”,该县动员组织贫困户全部参加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和扶贫小额保险,如果贷款户出现还款困难,赔付资金则首先用于银行还贷。目前参保人数已超过全县农村人口的60%,有效降低了放贷银行的资金风险。

  为加强信贷资金风险防控,该县还建立了村级防控机制。由承办银行和所在乡镇政府、驻村帮扶队、驻村干部、村两委和群众代表组成村级风险防控小组,承担政策宣传、指导规划、监督资金使用和协助银行催收贷款等任务;同时建立村级风险互助金,由驻村帮扶单位按村贷款总额的3-5%筹集村级风险互助金,如出现逾期未还的,首先使用村级风险互助金偿还;未出现逾期不还的,村级风险互助金为全村贫困户所有。

  鼓励贫困户积极利用小额信贷资金发展致富项目,该县对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有贷款愿望、有收入保障、遵纪守法好和信用观念好的贫困农户在申请扶贫小额信贷时全部实行免抵押、免担保,并享受利率优惠、贴息优惠和贷款期限优惠等多项优惠政策。

  目前,全县4.3万贫困人口中已有超过86%的贫困户积极参加评级授信,争取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已为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000余万元,用于发展种养殖等致富产业项目。(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