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波 廖胜春 陈燕
舒筋展骨,抖擞精神。又是一年桂飘香,10月8日,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巧借该区工商联(总商会)召开主席例会,再度与纳溪民营企业家、在外纳商50余人欢聚一堂,强力奏响棉花坡镇招商引资和对接的华丽篇章。
12道项目“大餐”端出,3份政策“红包”送到企业家手中。哪道菜最值得期待、最合自己的“胃口”?哪个“红包”最急需打开?实地参观、现场介绍、互动交流、座谈畅言,企业家们边聆听棉花坡政府的招商推介边了解政策、寻觅投资商机,一股股“热流”正给棉花坡镇注入发展新活力。
政府诚意
端出12道“大餐”
灯光渐暗,幻灯片飞跃。以“生态之城·投资热土·四海同心·携手共赢”为主题的“棉花坡镇招商引资投资指南”大片作开场,一枝枝香甜的“橄榄枝”和一道道深厚的人文底蕴,随着一帧帧画面扑面而来,赢得了在场企业家们阵阵兴奋。
随后,棉花坡镇镇长王霞向在场企业家推介4大类重点招商项目和12个较成熟的产业项目,抛出“橄榄枝”金10余亿。“我们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重点搞好生态绿色新家园、特色乡村旅游园、工业产业示范园、生态农业示范园等‘四大特色园计划’”、“工业综合产业示范园的项目,有兴趣的老总可直接与棉花坡镇经发办的陈燕女士了解洽谈”、“推出生态绿色新家园项目与实体企业对接的合作方式,建议不妨与马洪超先生聊聊,或许能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双赢”……恰如亲人间的聊天“摆龙门阵”,娓娓道出了棉花坡的概况、优势、优惠政策、投资成本、投资程序、重点项目、项目特色等。
政府有诚意,企业家信心足。招商项目推介书上,标注了详尽的项目规模、投资形式、联系方式等。“为了方便与企业家联系,将依托商会平台,加大服务力度,实行特事特办、特事特议……”棉花坡镇党委书记丁维俊说。
“感谢政府为企业提供好的项目和优惠政策。我是切身感受过棉花坡政府为我企业做的实事。前一年涨水把我厂房淹了,我在外地出差,等我知道厂房被淹的消息时,乡镇干部已经组织人把机器转移出来了。”座谈会上,纳溪区白节镇商会会长黄吉宽深有感触说。像黄吉宽一样,许多企业老总表示,下一步将深入考察洽谈,积极投身棉花坡各项建设。
条件优越
期待“白纸”上绘宏图
在“新经济”常态下,目前有不少企业存在融资难、土地难有等方面的困难,如何突破困境、实现转型升级?棉花坡镇又有何优势吸引客商在“白纸”上投资兴业绘宏图?
区位独特,交通优越。棉花坡镇地处泸州市纳溪北大门,位于泸州市城市规划区和长江湿地新厂规划区内,距全国著名化工城纳溪城中心1公里,紧邻泸州蓝田机场、泸天化、西研院等科研、化工单位。距泸州市主城区12公里、泸州机场7公里、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15公里、泸州火车站20公里。泸州绕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蓝安大道、321国道等公路纵横交错,永宁河、白节河在此汇入长江黄金水道,具备完善的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
绿色生态,资源丰富。棉花坡镇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倒流河、白节河风光秀丽;金凤山寺庙始建于明末清初,文化底蕴深厚;境内南山海拔约70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90%,风光秀丽、景色宜人;金凤山茶场建成了集中成片标准化优质茶园1000余亩,产品“川南雀舌茶”荣获“中国最有特色的旅游商品”称号,其手功茶传统制作技艺获得2014年度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韩桥村、柑湾村有约5000亩成片苗木基地。
科学布局,农业崛起。按照纳溪区委提出的“13531”发展战略,棉花坡镇紧围绕“生态旅游新镇、产业经济重镇”的发展思路,全镇分为“两山(金凤村的金凤山和龙蟠村的南山)两片(指柑湾片和高洞片)”四个产业组,逐步实现“五个一”(即一万亩珍稀树木示范基地,一万亩果蔬基地,一万亩花卉基地,一百个家庭农场,一个亿养殖产值)目标,努力把棉花坡打造成为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绿色为主的城郊特色新镇。依托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结合葡萄园、花卉园、家庭农家等,着力打造金凤山环形旅游走廊和南山旅游开发项目。
据悉,棉花坡镇商会还着力从土地政策、税收优惠及激励政策等领域做好服务;并坚持以“开放开明”的理念,以“诚信招商,优质服务,发展共赢”服务宗旨,按照“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工作理念,出台多项激励政策,并开通“绿色通道、全程代办、保姆式”服务,殷实“红包”让许多企业家感受了满满的诚意。
“橄榄”诱人
重推四大产业“园”
“新常态下,企业应树立信心,放长眼光,找准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切入点,抢抓潜在的商机,捕捉信息,以会招商。”推介会上,纳溪区政协副主席、区工商联主席兰光华说。
据悉,棉花坡镇因开国元勋朱德的成名之战——棉花坡战役而闻名于世。该镇位于长江湿地新城区,镇内有倒流河景区、金凤寺庙、南山等自然风光秀丽,花卉盆景基地5个,紧邻泸州欢乐派海滩公园、4A级天仙硐风景区、云溪温泉等旅游景点。
绿色文明新家园。以棉花坡新场镇开发项目为重点,以山水文化为主题,打造园林风情集镇,建成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场镇人口达5万人的新集镇,创建绿色文明新家园。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力引进特色生态农产品交易、集镇建设、高档养生社区等项目,打造商贸物流产业园。
特色乡村旅游园。依托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结合葡萄园、花卉园、家庭农家等,着力打造金凤山环形旅游走廊和南山旅游开发项目。
工业产业示范园。依托泸州市工业园区规划区和长江湿地新城工业规划区,打造以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产品生产推广等为主的工业综合产业园区。
生态农业示范园。以“两山两片”为引领,以珍稀树木、果蔬基地、花卉基地、种养殖等为发展重点,逐步实现“五个一”目标,着力创建生态农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