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燕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也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条牢记于心的座右铭。
我家的家风是:“诚实善良德为贵,感恩重义孝为先,勤劳持家苦在前,好学聪慧才为本。”这是自我记事之日起,就在我脑海中形成,铭记这些家风,遵循这些家训家规,为我的人生踏出坚定的步伐,陪伴着我走向成熟之路。
我母亲是一名教师,父亲是一名人事干部。从小时候,父母亲常常告诫我们姊妹五人,一个优秀的人,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总是这样提点我们:对人要有礼貌,要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做善良的人;用勤劳的双手,睿智的头脑,创造自己的财富,不要求子女成名当大官,但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记得在小时候,我们一家七口居住在乡村学校生活,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有一把算盘。我家也不例外。在学校,小朋友们玩耍最疯狂的是,把用坏了的算盘珠穿成串,用来玩“修方块”的游戏,那时,我家并不富裕,看着大家玩耍的兴致特别高,也影响着我们家的姊妹。妹妹胆最大,不分青红皂白,就地取材自制“道具”。她找来母亲教学用的木制算盘,左右翻转侧看,硬是想方设法拆掉了我家算盘上算珠的直柱,取下8颗算珠子,找绳索连成圈,参与到小朋友们的游戏中。
到了晚上,下班回家的父亲突然发现算盘的算珠缺了很多,首先叫来老大询问,老大不知情,然后依次询问,都不说话,最后,把姊妹五人招呼成一排,站好,询问,见姊妹五人都昂首挺胸拒不承认,便拿起母亲教学时用的“指挥棍”,扬鞭依次教训我们,而且语重心长地给我们上了一堂做人要诚实的课:“做人要老实厚道,多行与人为善之事、少思与己之利,大的要做好榜样,小的要学习礼仪,善于动脑是好事,但要取之有道,爱惜财物,要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习惯,做有道德的人……。”一时之间,姊妹五人都低下了头。
父母还教育我们,日常的基本礼仪和勤俭持家的传统坚决不能丢,吃饭时,客人要先上桌,夹菜只能夹身边方向的,如果不慎掉下饭粒,必须捡起来吃掉,并对我们说“粒粒皆辛苦,要懂得去珍惜”。
在学习和工作上,父母更是严格要求,就是因为年幼贪玩,我们姊妹五人的学习成绩总处于中等水平,为鼓励子女好学成才,母亲常说:人生就好似一条荆棘路,路还很长,虽然一路上风光无限美,但更多的是要吃得苦、受得累,只有经历过风霜雨雪,才能看见雨后的彩虹。既然你不是天才,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比别人高出几倍的努力。“笨鸟先飞”、“凿壁借光”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生活中,失败是在所难免,但要学会总结、分析,要吸取教训,然后制定计划和目标,向着目标奋斗,去收获自己想要的成果。总之,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勇于吃苦,虚心学习,勤于思考,掌握技能本领的决心和恒心,才有资本立足社会……。
“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各家的良好家风,均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但它对一代又一代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而久远的。就是这些不成文的规矩和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事方法,实现了家家户户幸福家庭的和谐、文明、健康、富有的目标,为我们传递了道德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