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26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简讯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广西:计划2020年内

  打造国际化生态旅游基地

  

  据悉,广西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依托生态优势、长寿品牌和中草药特色资源,发展候鸟型栖息式养老等休闲养生养老模式,加快休闲养生与养老健康产业发展,打造全国长寿养生生态旅游区。到2020年,广西要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旅游和长寿养生基地。

  据人民日报8月13日消息,目前,广西已有23个县(市)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广西将发挥长寿之乡和中医药优势,大力推进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依托广西中医药大学南药园等资源,打造集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园区。积极发展中医养生养老服务产业,建设一批创意新、起点高、功能完善、设施先进、服务高端的国际化度假养老中心和养老基地。

  (钟正)

  

  青海:将打造三大生态旅游景观廊道

  

  记者从青海省旅游局获悉,“十三五”期间,青海将打造黄河旅游景观廊道、青海湖人文旅游景观廊道和祁连山风光带生态旅游景观廊道,力争用五年时间,把三大旅游景观廊道建设成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据了解,三大旅游景观廊道核心线路分别是“民和三川(喇家遗址)-循化-化隆群科新城-尖扎李家峡-贵德清清黄河-共和龙羊峡”的黄河水上明珠旅游线,“乐都-西宁-湟源-日月山-倒淌河-151基地-金银滩原子城-鸟岛-茶卡”的青海湖人文旅游线,以及“西宁-大通-门源-祁连”祁连线。

  青海省旅游局规划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大旅游景观廊道的提出是将原有的静态景观带提升为动静结合的游览廊道景观带,以此把区域内分散的景区、景点通过景观廊道串联起来,形成三条精华旅游线路。

  (曹婷)

  

  眉山:“旅游+”思路

  促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记者从四川眉山市旅游局了解到,眉山市丹棱县创新“旅游+”思路,助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旅游+现代农业”。将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相结合,成功打造梅湾村1000亩“不知火”高标准现代化果园、狮子新村产村相融示范点、仁美镇“3+3”农业综合改革与发展示范点、顺龙高山生态蔬菜基地等农业产业化景点,不仅促成1200户农民就地创业,而且促成乡村旅游经营规模化,大大提高了农产品和土地附加值。

  “旅游+多元文化”。挖掘大雅文化、民俗文化、道教文化、院坝文化等内涵,成功打造“桔橙(桃花)节”、六月六朝山会、三月骑行游、乡村院坝客厅等文化主题型乡村旅游产品,丰富游客视觉、听觉和文化感知,迅速提升了丹棱旅游知名度,助力打造丹棱全域文化旅游。

  “旅游+互联网”。运用政府公众信息网、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公开组织开展丹棱旅游宣传语征集活动,包装老峨山拓展培训、自驾游等休闲项目,通过途牛、携程等平台开拓网上旅游客源市场,力争2015年实现线上招游达30万人以上,占游客总数的20%以上,网络旅游收入突破4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

  (武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