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11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被公关的检查是违法生产的帮凶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李英锋 律师

  

  8月2日7时37分,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伤亡惨重。而以中荣的生产环境,按政策其早该被叫停整改,但每每面对相关部门的检查,中荣都蒙混过关。在中荣工作了9年的员工李婷回忆,安监等相关部门一年会检查三四次。中荣的应对方法如下:一、检查当天,至少减少一半工作量。有时,还会让工人等到检查组快进来时再开工,如此粉尘量会减少;二、提前一晚突击清理,清扫除尘机,打扫车间卫生,还会喷水保湿;三、经常来检查的工作人员比较熟悉,会动用一些“公关手段”。中荣公司中层吴燕飞也证实了上述手段。(8月4日《新京报》)

  中荣公司的安全隐患就在明处,显而易见,比如,铝镁粉尘严重超标,抛光车间不允许开窗通风,抛光工序常常伴随着火星四射,打磨机打火,电线冒烟,工人在距车间五六米的厕所里抽烟,甚至把打火机带进车间,在车间抽烟,没有必备的粉尘密度检测仪器,没有安全员,除尘设备陈旧,效率低下,作用有限,在两个月前,还曾起火……对这些隐患,如果监督部门能有暗访,能多听听员工的意见,能有不提前通知、出其不意的检查,能有不讲情面、不被公关、真刀真枪的检查,那么,中荣公司的安全隐患根本就逃不过检查的眼睛,而如果监督部门再依据检查结果要求并督导中荣公司进行整改,那么,安全隐患就能得到遏制甚至排除,事故就能够避免。令人痛心、愤慨的是,监督部门的检查被企业摸准了脉,被企业精心准备、粉饰的迎查轻松蒙蔽,被企业的公关牵住了鼻子,最终导致接二连三的检查走了过场,成了睁眼瞎,成了企业表演的配角。

  从刑事角度、作风角度而言,被公关的检查不仅涉嫌失职渎职,还很可能涉嫌受贿,最起码也涉嫌违纪;从安全生产的角度而言,被公关的检查配合企业演了一出彼此心照不宣的双簧戏,冠冕堂皇地制造了一种企业太平的假象,掩盖了问题和隐患。可以说,被公关的检查是对企业违法生产行为的变相认可,甚至是保护,这种认可和保护欺骗了公众,让公众失去了应有的警惕和监督,也纵容企业处于一种麻痹状态,使企业失去了必要的纠错整改动力,失去了很多纠错整改机会,被公关的检查无异于企业违法生产的帮凶。

  安全生产隐患猛于虎,被公关的检查则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我们要全面及时地揪出并整改企业的安全生产隐患,要提升安全生产的水平,要降低事故发生率,就必须先大力整肃检查之风,向被公关的检查开刀,加强对有关执法检查者的监督,敞开举报渠道,一旦发现检查者被公关,依法依纪严格追究责任。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执法检查制度,使各种检查更加科学高效,扎紧检查制度的篱笆,让企业公关和检查者的被公关无机可乘、无隙可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