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12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德关系促使
市场对德企更具吸引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了德国并签署了一系列商贸协议,从而加深了两国的经贸联系。官方媒体称,中德关系正处于历史最佳时期,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也是德国在亚太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

  九年间七次访华,默克尔用行动表示了对巨大的中国市场的重视。此次分析认为,默克尔此行意在延续中德经贸关系快速增长的“黄金十年”,同时,中德也在寻求政治互信,中德关系将转向全面合作。目前,德国在华企业约8200多家,累计投资额超过200亿美元。而中国自欧盟的技术引进也有四成来自德国。

  据新华社报道,默克尔此次访华期间,两国建立了高级别财金对话机制,一致同意加强创新、可持续发展、环保等合作,中方宣布向德方提供800亿元的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额度(RQFII)。希望双方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精神,推动中德关系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

  7月7日,默克尔在北京与习近平主席会谈时表示,习近平主席上次对德国的国事访问取得成功,再次证明德中关系很好。德方希望利用德中政府磋商等机制的作用,加强两国对话,创新合作,在金融、工业信息化、航空航天、社会保障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德方将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投资。

  媒体指出,尽管经贸合作在中德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加强政治互信,让经贸、政治成为中德关系两大支柱,最终促成中德关系全面发展,成为中国新一届领导层对于发展中德关系的战略考虑。总而言之,默克尔访华将继续深化中德经贸合作,也在寻求中德政治互信,从而打造全方位的中德关系。

  中德关系持续升温,且将转向全面合作。友好的中德关系使得国内市场对德企更具吸引力,而成都本来就是德国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重地,如此一来,成都对德企来说更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外,除却友好的中德关系,保持稳定增长状况的中国经济也可以德国以及欧盟企业更愿意与中国企业加强技术及其他方面的合作,更愿意到中国各大城市投资。

  同一天,默克尔与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正式会谈。李克强指出,中国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改善民生作为优先方向。

  李克强表示,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通过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举措,使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经济增长、就业及物价涨幅等主要经济指标都保持在合理区间。

  姚铃认为,“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盟成员,来华投资的原因是看重中国的市场。所以中国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对欧盟企业来说是稳定投资与合作的重要条件。”姚铃说,李克强总理反复阐述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和稳定发展的决心,可以让德国以及欧盟企业放心地进一步加强与中企技术与其他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