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 张璐
对于默克尔此次访华,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中德关系正处于历史最佳时期,中德贸易伙伴关系不断加深。访问期间,两国签订了数十亿欧元的经贸协议,中德专家都认为,默克尔此次访华有助于维持中德关系,加深中德经贸合作。默克尔在中国的行程被普遍称为“经贸之旅”。外媒分析认为,默克尔此行意在延续中德经贸关系快速增长的“黄金十年”;同时,中德也在寻求加强政治互信,中德关系将转向全面合作。德国除了加强与中国在传统领域的合作之外,更会重点发展与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环保等领域的合作。
当前,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是重要的资金及技术来源国。中德贸易额一直占中欧贸易的近三分之一,相当于中国与英、法、意三国的总和。
数据显示,2000年,德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在总量中占1.6%;去年,这一比例增至6.1%。德国连续30多年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201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616亿美元,自2009年起已连续5年占中欧贸易的三成;欧盟对华出口额的一半来自德国,自华进口的1/4流向德国;中国自欧盟的技术引进有四成来自德国;德国对华投资占欧盟对华投资的1/4,自2003年起超过英国成为欧洲最大对华投资国。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四川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四川省不断加强对外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四川在对外开放道路上,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把外国先进技术和高端设备“引进来”为我所用,与外国企业加强合作、交流刺激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把川企推向世界。
据了解,截至2013年,累计83家德国投资企业来川投资,实际使用德资金额10.3亿美元。目前,四川已有超过150家德资企业,德国大众汽车、拜耳、麦德龙、汉莎集团、巴斯夫、林德集团、西门子等18家世界500强德国企业已在四川落户。2013年,四川与德国进出口额实现19亿美元。
如今,四川更是抢抓机遇,希望推动四川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今年6月,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率团赴法国、德国、荷兰考察访问,考察访问的结果,进一步坚定了省委深化开放合作的信心和决心。省委提出推进四川跨越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进一步转型升级、改革开放,推动四川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并且要求要充分运用好境内外重大活动的平台,要继续推进中法生态园、国家级经开区的建设,要切实用好综合保税区、特殊监管区等载体,要深入研究和推进自贸区有关工作。继续推进在境外设立商务代表的工作,扎实抓好下半年“万企出国门”各项活动。
除了加强经贸合作之外,中德在地区以及国际问题中,也具有协调立场的空间。而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中德在地区及国际问题中的政策沟通也成为可能,并且越来越重要。总体而言,默克尔访华一方面将继续深化中德经贸合作,另一方面也希望加强中德政治互信,尽力打造全方位的中德关系,而不只是中德经贸关系。
(本版配图据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