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0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遏制海外逃税,诚信是前提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贾志勇 公务员

  

  美国财政部日前表示,已经与中国政府草签了一份协议。此举旨在贯彻实施2010年通过的一项遏制海外逃税的联邦法律。根据协议,中国将向美国政府提供美国公民金融账户信息,而美国则会将中国公民美国账户信息提供给中国政府。(据6月28日中国证券网)

  从遏制海外逃税角度讲,中美两国签署这样的协议,与5月6日欧洲财长会议上,瑞士同意签署一项有关自动交换信息的全球新标准即“信息透明协议”,以终结瑞士银行延续几百年的客户隐私保护一样,释放的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值得期待。这起码表明了遏制海外逃税,是世界所有国家的共同愿望,应该达成共识。同时,国家间有这样的协议,对于那些存有海外逃税念头的人,会构成一种威慑,是警告他们“小手慢伸”。

  但是,中美两国究竟能否用好这份协议,令其切实发挥应有作用,以有效查处海外逃税案件,遏制海外逃税行为,其中牵涉很多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最关键的一点,是能否为对方国家提供准确无误的账户信息。这需要的是双方国家坦诚相待,高度信任。并且很显然,这是两国执行这份协议所必须坚守的底线,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两国必须准备好,达到贯穿始终,善始善终。如果没有这个底线,这个前提,那么相关愿景便无从谈起。尤其,对账户当事人来讲,既可能为其漏报瞒报,也可能对其陷害栽赃。

  其次,是公民金融账户信息保护问题。就目前我国公民在国内的金融账户信息而言,一般都被有效保护着。除了账户拥有者本人及亲属可以查证,具有执法权的公安司法部门出于办案之需可以依法查证外,一般难为外人知,不会泄露。而来自国外的账户信息,是否也会得到这样的保护,似乎让人担忧。因为来自国外的账户信息,既要确保涉及海外逃税案件、行为秘密查证、查处,又要确保信息数据准确性的质疑、监督,而后者显然需要对其信息进行公开或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第三,是两国间基于该协议的落实所涉及的法律法规,乃至查处海外逃税行为的部门机构,是否实现对接的问题。如果能够在法律法规上顺利对接,在相关部门机构方面顺利对接,才能实现对海外逃税案件的联合查处。做到这些,才不致使这份协议有鞭长莫及之憾。

  上述后两方面的问题,细致分析起来,其实仍牵涉诚信问题。所以,中美两国有关遏制海外逃税的协议,诚信是关键,必须千方百计令其强化。否则,这份协议只能是“看起来挺美”,难以产生多少效用或效力。如此,面对这份中美协议,我们还是先不要高兴太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