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志峰 时评人
山西太兴铁路黄泥巴糊涵洞,施工者常被噩梦惊醒。总投资87亿元的太原至兴县铁路工程,被施工者实名举报,涵洞关键部位本应采用优良材料却被大量就地取材的黄土替代,连施工者都直言“常被噩梦惊醒”。对此安全隐患,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担忧,吁请“查查省下来的钱进了谁的腰包”。而记者在采访时遭业主单位负责人殴打,并被掐住脖子质问:“打你怎么了?”(6月30日《经济参考报》)
施工者“常被噩梦惊醒”,太兴铁路的施工质量委实堪忧。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此前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社长杜峻晓在媒体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与中铁某局一位朋友聊天,他透露该局有个工程师去年退休,在离开工作岗位时说过这般话:我这辈子出门坚决不坐高铁。在发达国家,修一条高铁运行的路线要花费较长时间,铁轨铺好后,要让其自然沉降,再沉降,还要通过各种检验,确保铁路不会出问题。我们的工程质量真的不敢打保票,有些工程就是典型的“三边”工程(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还有些工程连“三边”工程都够不上。发展过快难免出事。现在看来,铁路领域比“三边”工程更可怕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偷工减料。不知“常被噩梦惊醒”的施工者,心里是否也产生过“出门坚决不坐火车”的念头?
近年来关于铁路的新闻不少。“原铁道部长刘志军以受贿罪被判处死缓”、“铁道部负债总额约1.5万亿元,2014年将迎还债高峰”……这些新闻是否有着某些内在的“联系”,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现在的铁路领域和铁道部门,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还比较严重。
不过,平心静气想一想,“退休铁路工程师拒坐高铁”之类的新闻其实并不奇怪。类似的现象太多太多了。那天看电视,有位菜农毫不掩饰地表示自己不会吃韭菜,因为种韭菜很多都要上毒药。而现实当中,卖瓜子的不吃自己炒的瓜子、卖粮食的不吃自己店里的大米、开发商不住自己开发的小区的现象并不罕见。个中缘由当然无须点透,谁都知道是咋回事。可是,卖瓜子的不吃瓜子,总要吃粮食吧?卖粮食的不吃自己店里的大米,他总不能饿肚子吧?吃面粉,里边还有增白剂呢。
再回到交通工具上来。工程师不坐高铁,那你出行时怎么办呢?坐飞机,飞机就一定安全吗?前段时间,“飞行员手续不全”的丑闻不就闹得沸沸扬扬嘛。坐汽车,汽车质量都过关吗?干脆走路吧,可还有“欺实马”在虎视眈眈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纠结,个中缘由无须点透,大多数人都心知肚明。现在最应该思索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些现状?仅靠一些业界良心“常被噩梦惊醒”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质量监管体系和责任追究体制的完善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