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蔚文 纪明慧
今年28岁的王纪朋,是鲁安能源新陶阳公司英雄掘进队的一名农合工。2003年入矿以来,先后担任组长、工长等职务,并被提拔为副区长,成为当时全公司唯一一名农合工副区长。
王纪朋出生在泰安郊区。大山造就了他的性格,培养了他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精神。入矿以前,他干过砖窑,贩过水果,搞过运输。在一次运货途中出了车祸,命倒是保住了,却赔了个精光,欠了一屁股债。为了挣钱还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来到陶阳矿当了一名农民合同工。
在煤矿工作,没有技术是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为了尽快适应环境,在师傅的帮助下,他从打眼、放炮、扒装、支护等最基本的工作程序学起,向领导学,向技术人员学,向工友学,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矿上组织掘进专业培训班,他主动向区队申请参加。由于井下劳动强度大,时间又长,回到宿舍除了吃饭睡觉,学习的时间很少,但他能挤一点,就学一点。一个老乡看他上了一天班,还要学习到深夜,就说:“纪朋,少学点不耽误干活。”还有的工友劝他说:“咱是农合工,能挣钱就行,拼命学习图个啥?”面对这种情况,他只是淡然一笑:干什么说什么,卖什么吆喝什么,干煤矿没技术咋行?近年来,他先后参加了矿举办的各类培训班12期,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煤矿安全规程》、《掘进操作规程》以及其他有关煤矿生产的专业书籍,记下了4万多字的学习笔记。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刻苦努力下,迅速掌握了放炮、扒装、支护等相关掘进工种的专业技术,在参加集团公司和矿组织的每一次考试中,他的平均成绩都在95分以上。同时,他还积极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工作实践中,针对全煤、全岩、半煤岩等地质条件的不同,他摸索出了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结合现场实际,合理布置炮眼”的一整套方法,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巷道一次成型,又减少了材料支出,仅此一项,一年就为区队节约材料费5000余元。
2006年2月,他被破格提拔为副区长,这对他来说既是光荣,更是责任。新岗位给他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他看来,作为新时期的煤矿管理人员,既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讲拼搏、讲奉献,又要与时俱进,搞创新,抓管理,维护职工生命安全。他发现班组劳动效率不高,有窝工、怠工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队掘进速度。这时,他想起了在电视讲座中学到的“统筹法”,对提高工时利用率很有帮助,于是他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基础上,将掘进时的各道工序进行合理划分,把全组人员根据其特长进行合理分工,优化组合,使其各负其责,各尽其职,有效提高了工时利用率。他所分管的班组进尺月月在全区名列前茅。
他深知,作为一名带班副区长,不但要保证生产效率,更要对职工的生命负责。记得有一次,在掘进迎头他发现放炮员图省事、怕麻烦,在装药时没有按照放炮规定将脚线连接。他二话没说,立刻要求放炮员进行了改正。
几年来,他所分管的班组杜绝了轻伤以上人身事故,连年被矿上评为“优秀班组”,连续5个季度在集团公司和矿达标验收中成为了“精品工程”。去年以来,他所在的英雄队先后在3402、3101、3408三个掘进迎头施工,条件一个比一个差,但都能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任务,被领导形象地称为敢打硬仗的“钢铁队伍”。作为一名普通的农合工,他去年被评为泰安市“优秀共青团员”,被授予集团公司劳动模范,今年4月份被山东省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