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05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关公坊酒业旗舰QC小组攻克全自动反冲机卡瓶难题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思维活跃才有创新,创新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近日,笔者来到关公坊酒业采访该公司旗舰QC小组时,组长汪家新说。

  汪家新、胡平、谢孝志、马德亮、许良波,他们是关公坊酒业旗舰QC小组成员,这几个名字对车间员工来说一点都不陌生。许良波是三车间第7、8班的班长,其他几人均为关公坊机电科员工。每天,他们都在生产一线,在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车间生产顺利进行中,发挥创新才能,找问题,解难题,让智慧的火花迸发、创新的金点子发挥最大效能。

  关公坊产品包装为陶瓷酒瓶,以前酒瓶清洗、上瓶等环节都为人工操作,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关公坊酒业在原来脉冲式反冲机的基础上,引进全自动反冲机。在灌装生产过程中,洗瓶、反冲、控水、灌装工序采用全自动设备进行。

  人无完人,设备也如此。遇到问题时,与其抱怨,不如想办法改进,使设备更加适合我们企业的生产要求。2013年2月,在汪家新的组织下,胡平、谢孝志、马德亮、许良波一起成立了旗舰QC小组,向公司申报QC项目“降低全自动反冲机卡瓶率”。

  项目申报得到公司领导认可后,汪家新等人说干就干,QC小组成员多次召开会议,商讨解决方案。 许良波主动承担车间设备运行现状调查任务。连续十天,他分别对三车间7、8、9、11、12等5个班组的全自动反冲机和脉冲式反冲机生产线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结论:以8小时为单位计算,全自动反冲机生产线平均产量为4816件,平均卡瓶率6.8次/小时;脉冲式反冲机平均产量为5078件,平均卡瓶率2.6次/小时。针对设备运行现状, QC小组讨论确定了此次改革的目标:全自动反冲机每天产量要提升到5000件以上,卡瓶率要降低至4次/小时。

  确定目标,大家的干劲更足了。小组成员分别从人为因素、材料因素、机器因素、环境因素、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找出5个末端因素:拨瓶轮调整不当、拨瓶轮与过渡板不耐磨、瓶底与过渡板之间产生摩擦、电压不够稳定、碎瓶渣未及时清理等。 针对5个末端因素,小组成员共同制定要因确认计划表,几个人分头行动。经过8天时间连续观察和验证,最终找出症结所在:拨瓶轮与过渡板不耐磨、瓶底与过渡板之间产生摩擦,并最终得以解决。

  据了解,由汪家新牵头成立的QC小组,先后进行了毛刷式自动洗瓶机、降低陶瓶灌装输送线倒瓶率、采用机洗提高内塞清洗效率及质量、降低反冲机拨瓶轮卡瓶率、降低灌装计量缺陷频次等QC攻关项目,其中有多个项目已获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和宜昌市、夷陵区科技成果奖。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