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萍 北京报道
近日,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会员大会第二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协会章程的修改。章程的修改,突出了职业经理人市场配置、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内容。这是继2012年6月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成立以来,召开的首次会员大会。虽然这是一次社团组织的例会,但是意义不同凡响。协会章程提出的推动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的工作目标,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改革任务是高度一致的。会上,不但审议通过章程的修改,而且还增选补充了常务理事单位、个人常务理事,增选补充了一名副会长。
【亮点】为什么要将“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任务写入到中职协的章程中?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向社会颁发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文件。文件中提到“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是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快服务业发展、引导有效需求的重要途径,对于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激发经济社会活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会长洪虎表示,中职协是经国家政府主管部门核准的、承担组织职业经理人社会化评价和资质认证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是承接政府服务的主要社会团体,具有无可替代、不可推卸的社会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等政策背景下,中职协的定位,为承接政府向社会够没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了机遇,为协会获得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职业经理人发展项目创造了条件。洪虎认为,承接政府向社会购买的基本公共服务,使中职协的工作更紧密地与党和政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取得政府的支持,又能从制度建设层面实现为广大的职业经理人群体服务的目的。
【焦点】协会发展不富裕,为何不依靠发证运行?
中职协当前虽然缺乏经费,困难重重,但是,他们没有急功近利,搞创收来维持社团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该会属于典型的“平地起家、白手起家、生手起家”,建会之初遇到的困难出乎预料。但是他们坚持“立会为公、建会为创、兴会靠人”的发展指导思想,建章立制,树立长期的发展目标。协会经费缺乏,也具有行业管理、颁证收费的业务职能,假如他们靠颁证收费的话,一年挣个百儿八十万元钱不成问题。但是,中职协承担的是政府服务职能,要对政府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对职业经理人负责。所以,他们从建会之初,就摒弃以创收为手段的短视行为,树立长期科学的发展观念,做好职业经理人发展的大事业,实现职业经理人求职就业的“中国梦”。在谈到中职协的长期发展目标时,洪虎分析道,当前我国社会化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建设还非常滞后,缺乏全国统一的资质评价和认证标准,致使经理人培训评价乱象丛生,严重制约着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发展。现有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不仅与企业及出资人的需求差距较大,与职业经理人求职就业目标联系不紧,在社会上产生了乱收费、滥考试、滥发证书等不良现象,国务院曾专门下发文件进行整顿规范,但是,没有从源头上得到遏制。当前,江苏省委、省政府比较重视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工作,省委组织部和省经信委比较早地进行了职业经理人评价工作的探索,对经理人素质的提高可以说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只是5年培训了5000多人,而且70%是业主兼任的经理,这种培训更多是在职经理人素质提升的培训,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经理人的市场供应问题。
洪虎说,对职业经理人的资质评价是为职业经理人求职就业服务的,用人权是由业主和企业掌握。因此,对职业经理人的资质评价必须高度关注市场和出资人的需求。为了适应人才市场配置职业经理人的需要,加快建立以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知识为主体内容的社会化资质评价制度,这是目前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和紧迫任务。
【热点】为什么将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作为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抓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问题,它传递出了强烈的信号:通过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快建设职业经理人队伍,推进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化配置,已经成为新时期企业改革发展的题中之义和必然选择。
洪虎告诉记者,中职协已初步确立了建立资质评价制度工作的重点方向,首先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工业信息化产业行业、中小企业规模、企业经理层级中开展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的试点工作,在江苏省试点基础上,今年再继续选择2至3个省或直辖市开展试点,未来把地方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与全国制度对接起来;其次在开展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类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试点方面,重点在上海市高新技术区进行试点,并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中探索职业经理人素养评价中的诚信评价等。
最后,洪虎会长说,中职协在实施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活动中,是协调需求方—企业及业主(出资人)、供给方—职业经理人与独立第三方—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资质评价、诚信评估、职业介绍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利益关系、规范中介服务活动和职业资质认证及其持续管理行为的全国性社团组织,这一定位决定了中职协工作的广度与深度,也决定了中职协会员的遴选范围。所以说,中职协的工作一定要走社会化、市场化的路子,把行业管理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把社会服务纳入制度建设的轨道,逐步实现相关社会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