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19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万科领降北京楼市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旭 报道

  

  5月10日,李京(化名)拨打了4个售楼处的电话,从朝阳北路到通州,再到亦庄。他所关注的楼盘,例如亦庄区域的海梓府、林肯公园,都是近期见诸报端推出了“特价房”或被认为是降价的楼盘。

  从3月中旬住总万科橙被“降价”开始,原来被认为坚挺的北京楼市,松动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虽然不少开发商并不愿意承认降价,或者只是说下调预期、调整产品,但在很多买房人及业内人士看来,北京楼市的松动,已经是现在进行时,一些调整越来越主动,越来越真切。

  

  万科领衔?

  

  “五一”前后,在整个房地产业内,最火的就是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北京万科总经理毛大庆的一个“内部演讲”。在这个流传出的版本中,毛大庆说“感到一丝寒意”。

  而在北京,如果给房价松动找一个标志性事件,不少人都会提到位于大兴天宫院板块的住总万科橙“降价”。虽然万科方面在当时迅速澄清不是主动降价,而是按照政府指导价销售,但对于一些买房人包括开发商同行来说,这就足够了。

  3月中旬的这次开盘,万科橙推出333套毛坯房源,均价21680元/平方米。相对于此前售楼处释放的精装房2.6万元/平方米的报价,万科橙实际推盘价格在数字上的下调,被很多人解读为降价。

  由于政府限价,万科也表示“承担社会责任”,万科橙以及后来首开万科公园里的“降价”入市,都有被动的成分。

  但随后的一些房企和楼盘跟进,则有了更多主动调整的味道。

  

  供应压力

  

  今年2月以来,北京楼市库存开始增加。5月10日,北京商品住宅新房库存重新站回7万套,创造了13个月以来的新高。

  在一位不愿具名的机构分析人士看来,海梓府是目前北京楼市降价“最真”的一个楼盘。而在海梓府周边,大体量供应的压力,也迫使海梓府不得不做出调整。

  海梓府所在的亦庄乃至更具体的河西区,是近年来北京供应量较大的区域之一。海梓府周边,还有万科旗下的金域东郡、方兴旗下的亦庄金茂悦。三个项目共同构成“河西三盘”。但海梓府是三个项目中去化速度最慢的。

  去年12月14日,海梓府与亦庄金茂悦、金域东郡同时取证开盘。海梓府取证8栋楼364套房源,金茂悦取证5栋楼346套房源,金域东郡取证两栋楼144套房源。

  五个月过去了,亦庄金茂悦已经签约195套,认购336套;金域东郡签约76套,认购137套;而海梓府签约只有72套,认购115套。无论从签约数字、认购数字,还是从整体的成交比看,海梓府的成交都是敬陪末座。同样的条件下,降价走量的压力就更大一些。

  类似的还有通州台湖区域。东亚印象台湖在4月初“降价”开盘,也是已经感受到区域供应增加的潜在压力。

  

  需求受抑

  

  金隅嘉业旗下两个自住商品房项目吸引了24.4万家庭,这大体相当于北京市场两年的新房交易量。而两项目所能提供的自住商品房不过5000套。

  谈到今年楼市成交的下滑,许多业内人士都会提到自住房的影响。

  在“五一”前那次著名的“毛氏演讲”中,毛大庆提到,过去一年多,土地的放量,尤其像北京自住商品房用地的上市,形成了一种“虚拟供应”的现象,引发买房人短期对市场的观望,许多刚性需求都趴在自住商品房上,不动了。

  根据北京的计划,去年和今年,合计要推出7万套自住商品房。但现在排队等待自住商品房的数字远远多于7万。

  金隅嘉业旗下两个自住商品房项目,汇星苑核验家庭12.8万户,汇景苑核验家庭11.6万户,两个项目就吸引了24.4万家庭。而这两个项目所能提供的自住商品房不过5000套。

  这样一个20多万的数字是什么概念?在北京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志看来,这大体相当于北京市场两年的新房交易量。根据来自地产机构的统计,2013年,北京共成交商品住宅新房11.89万套。

  虽然诸如陈志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自住房优先政策的存在,大量没有优先资格的买房人被摇中的几率很小,所以自住商品房带来的这种观望并不理性。然而这种观望确实已经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