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矿山,处处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留连矿区,让人心旷神怡。看到秀美自然景观,笔者不禁想到矿区的人文之美,那就是——矿工兄弟的和谐友善、平安工作和幸福生活。作为中国首批“最美矿山”——皖北煤电钱营孜煤矿,投产4年来,矿区内外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职工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非一般”提升。日前,笔者走进矿区,听到了职工心里话,感受到了矿工家属真幸福。
沈守宇:平安工作倍爽
我是1990年参加工作,在煤矿24年了,先后在百善矿、祁东矿、钱营孜矿等矿工作过。我一直在采煤,看着井下工作环境越来越好,打心眼儿里高兴。以前,井下巷道很窄,断面也小,器材全靠人抬。有时,大伙在井下作业,得猫着腰,甚至爬进爬出。在钱营孜矿我干了5个工作面,井下作业条件和过去比是“天壤之别”。如今,卡轨车、猴车把人运到工作面,不用人行。我们采煤时,都是用遥控器操作,劳动强度小,工作也安全。我刚进矿时,在炮采队工作,每天人工采煤支护,矿上每月都出事故。矿工家属一听救护车声音,都往井口跑,看是谁家男人出事了。现在,我们区组建以来都是安全生产,已安全产煤1300万吨。现在干煤矿,比我们的上辈有福气。
丁月华:职工福利真好
职工每天辛勤工作,劳累自然是不必说的。集团领导和矿领导体恤职工,我们后勤人员也尽自己最大努力让职工过得更舒心。矿职工食堂提高了厨房操作间的设备水平和卫生水平。同时,矿上还给职工餐厅配备了中央空调,尽可能为职工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用餐环境。如今,职工在餐厅24小时都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矿西餐厅也不断变换早餐和中饭的花样,力争让职工吃得满意。在职工公寓,都是按三星级宾馆配置的,有独立卫生间,开通网络,配有空调,衣柜和学习桌椅等都是免费提供。在当前煤炭销售不好背景下,矿每年在职工“吃住行”上补贴都在400万元以上,为保障职工利益,矿上也没有把服务职工社会化,而是坚持让职工充分享受企业的福利。
李建波:出行方便快捷
“天晴一身灰,雨天一腿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以前,这个顺口溜经常被大家拿来形容矿上环境。当时,从外面到钱营孜煤矿就1条路,而且这条路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属于简易公路,路面凹凸不平。从钱营孜煤矿去市区,即使坐车也要1个小时。一路上,砖厂煤厂排放的灰尘弥漫在空气中,走在这样的路上,等于天天洗“粉尘浴”。碰到雨雪天气,更是泥泞难走。
自2012年起,矿上大力扩建和改造矿区公路,使矿区通往外界的道路从原来的1条增加到现在的3条,还开通了到桃园镇省线的公路,不仅让职工在上下班路线上有了更多选择,也让行车时间缩短到现在的20分钟。矿上还为小班职工提供免费通勤车,通勤车所到的范围覆盖到职工在市区的各个住宅点,晚上到凌晨至少有4个班次的夜班通勤车,方便职工出行。
李提岭:业余生活多彩
我在机关工作。除了改善办公条件,矿上在美化矿区环境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每天清晨,在阳光下,伴随着嘹亮的广播操口号,部分职工一起做广播体操;每天晚上,乒乓球和羽毛球爱好者自发举办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在钱营孜煤矿生活,你永远不会觉得日子单调,因为有那么多协会可供选择。
除此之外,职工自发成立了登山爱好者协会和自行车协会。自行车协会虽然才成立3年,但已拥有200多名会员。大家利用闲暇时间骑车出去郊游娱乐。现在,矿上许多职工开始骑自行车上、下班,不仅环保,还锻炼身体。生活区的自行车棚有370平方米,能存放300多辆电瓶车。而8000多平方米停车场,整齐停放的私家车,也成了矿区一道新景观。
(李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