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2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桃园矿:
“淘宝坊”里的
“淘宝经”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3月初,一场声势浩大的“创新创效在行动”在安徽淮北矿业桃园矿上下如火如荼开展,越来越多的职工加入到矿山“淘宝”大军中,修旧利废,节支降耗成为他们“淘宝”的“淘宝经”。活动开展一个月来,笔者走进部分基层单位的“淘宝坊”,现场了解他们的“淘宝经”。

  

  自己动手降低成本

  

  “这些回收上来的链板机刮板,损坏程度基本上都是50%,如果更换一副新刮板要1000多块钱,而我们对更换配件修理后重新打油维护,只需要上百块钱,节省了80%的费用”。在综采预备区维修场地,维修班班长赵明刚和几位工友一起忙着拆解刚回收的运输机链条。“往年,这些链板机、运输机等综采配套设备出了故障,基本上都是外修的占大头,不仅费用高不说,而且这一来一回的时间也长,还会影响到井下正常出煤”,赵明刚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珠,接着介绍,“综采设备的价格都非常昂贵,动辄成千上万,仅外修的工时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咱们自己修,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材料费,还省下了工时费用支出。修理的东西也从当初的链条、刮板小件发展到风动葫芦、单轨吊、综采行车机构等大型装备,个人也从自修中得到了矿上修旧利废的兑现奖励,现在大家的积极性也比较高。”说到这,赵明刚和工友会心一笑。“当然了,这也需要有相当的维修技术做保障,咱们维修过的装备还真没出过任何问题!”

  

  精打细算积累效益

  

  “我们现在干的维修活,有很大一部分是专门维修厂家不愿意接的活,一是因为嫌维修起来费时费力,二是因为维修这些东西,除去运费和工时费基本上挣不到钱。”基建一区维修车间,种杰一边在给风锤上油,一边向笔者打开了话匣子,“其实有些工具就是简单的更换点配件就可以继续使用了。今年,矿上下达了掘进进尺一米,所有风动工具的配件费为80元,这跟往年比少了不少。而且由于人力资源规划,人少了,工作量也加大了。”基建一区的两支队伍分别负责施工Ⅱ六采区的人行上山和轨道上山,风动工具使用的量非常大,由于是岩石掘进,风锤、风镐、风泵、锚杆机等工具的使用频率随之提高,而更换活塞、套筒、密封圈这些易损件的利润低,很多外修厂家都拒绝维修。“你看这边刚维修好的,虽然节省费用少,但是积少成多,也是一笔可观的效益。说句实话,就是有一根密封圈掉在地上,咱们也都会收起来,不浪费。这企业生产就跟过日子一样,得学会精打细算。”种杰对此颇有心得。

  

  拓展范围创新创效

  

  笔者进入矿机厂加工车间,映入眼帘的是焊花飞溅,行车起重吊拉,各类车床欢快运转……一片忙碌景象。“针对修旧利废单位分散、品种单一的实际,矿上对厂房进行扩建,增加行车、冲床、叉车等设备,不断突破原有的加工维修范围,形成了目前六大类89种产品的加工修复规模。”机厂厂长杨建春介绍到,“同时模拟公司制管理,实行岗绩工资总额与产值、利润挂钩,激励了坑代科扩大加工修复范围,增加收入和节支降耗的积极性。”“我们还利用“补、接、换、截、改”五字修旧法,挖掘增收节支空间。引进热熔技术,将小规格闲置的工字钢、U型钢进行对焊加工,代替大规格钢材投入使用,并把修旧利废与技术培训相结合,做到了挖潜增效和培训技能两促进。”谈及创新修旧利废,女子加工班班长尚曼曼兴致勃勃,“咱们女工班组的姐妹们凭借着自己辛勤的劳动与付出,确实从这些废旧物资中‘淘’到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陈敏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