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本管理是中外企业发展的趋势,只有把强化企业管理放在人才开发和人本管理上,才是真正有希望的企业,才能全面增强企业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生存力与发展力,才能保持企业旺盛的生机与活力,确保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在康奈宿州工业园,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大家同甘共苦,就是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
■ 本报记者 何沙洲 特约记者 王滨
在康奈宿州工业园,康奈文化无处不在。生产部经理金秀梅说,新员工进厂,首先进行的是企业文化培训。正是得益于文化的栽培,造就了宿州工业园“新蒲鞋市精神”。以下几个案例,正是宿州工业园“新蒲鞋市精神”的一个缩影。
班组长带头当临时搬运工
在康奈宿州工业园,班组长带头当临时搬运工,已是一种现象。说起这件事,金秀梅深有感触:“不仅是物料,连机器设备也基本上都是我们自己的员工搬卸。夏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但员工从没退却或逃避,大家都觉得这是自己份内的事,大家的心往一处想,就是让设备早一天安装好,尽快投产。”
当然,这个临时搬运工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夏天要与酷暑作斗争,冬天要与“暖被窝”作斗争,另外,设备和货品运过来的时间有时候是不确定的,这对大家的耐心也是一个考验。
说起今年9月份的一次卸货,批皮组大组长李兴志仍记忆犹新:“那天,宿州市下了今年入夏以来最大的一场雨,原定下午6点多到的大货车,延迟到晚上9点多才到,那个时候,很多员工已经洗完澡准备休息了,运到的货到底要不要马上卸。这个时候,金秀梅经理站了出来,她说,这批皮料价值上百万,如果不及时搬到仓库,万一淋湿了不仅公司的财产受损,而且也会耽误我们的交货期。金经理的话音刚落,几个班组长就卷起袖子带头搬了起来,旁边的人也跟着搬了起来,那些已经睡了的和加班刚下班的员工随后也加入了搬运大军里面,1个小时左右大家就把10多吨的货卸完了,而平时要花2-3个小时,那个时候,感觉大家比搬自家的东西还要快。卸完货后,每个人都淋得透湿。”
宿州工业园的“新蒲鞋市精神”
“蒲鞋市精神”,指的是康奈创业初期,把干部以身作则,员工埋头苦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称之为“蒲鞋市精神”。在宿州康奈鞋业公司,也有这样的精神。
作为园区老员工,李兴志对这种精神有不一样的体会:公司厂房租用在学校的时候,各方面的条件非常艰苦。夏天,蚊子特别多。用餐是和同学们在一起,吃得最多的是土豆和萝卜,荤菜好几天才能吃上一顿,由于地处偏远,想到外边去打打牙祭也是很不容易,好几次我们领导都是自掏腰包,买肉过来请师傅专门烧给大家吃。尽管租住在学校的那段日子很艰苦,但大家还是尽力把每项工作做好。
2011年底,康奈宿州公司正式从租用的校区搬到新的工业园,但条件依然很艰苦。据很多老员工讲,刚搬进去的时候,厂区的路还没修好,一半是水泥路,一半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食堂没建好,大家就在临时食堂里将就用餐;宿舍没盖好,大家就挤住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冬天墙透风,夏天似蒸笼;澡堂和厕所就更不用说了,很多人冬天都洗冷水澡,但大家还是很乐观。这一切的背后,是领导和干部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像金秀梅经理,去年6月在老家生完小孩,由于下半年生产任务紧,她顾不得产假还没休完,小孩当时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提前返回到工作岗位。她说:在自己这个小家里,孩子我可以交给婆婆来带;在康奈这个大家里,如果我不在岗,势必影响到公司的经营和生产。
办公室主任当起了“医托”
康奈宿州工业园负责人丁杏灿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作为管理人员,要经常到基层中去,主动了解员工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今年7月份,生产部有位女工淋巴结肿痛,去了好几家医院,医生都没看好,员工和家属十分着急。金秀梅得知此事后,十分关心,在女工治疗期间,她隔三差五给女工打电话,询问病情,但女工病情仍不见好转,这让她十分担心和牵挂。后来她在一次同公司行政办公室王主任的聊天中,提及此事,王主任说她在宿州医疗系统有认识的朋友,她表示愿意出面联系一下。在王主任的帮助下,最终联系到宿州市最好的一家三甲医院。经过专家会诊,这位女工的病情最终得到确诊,并得到及时治疗。“非常感谢王主任,她不仅陪我老婆去医院找医生,在老婆住院手术期间,她还过去看望。如果不是她出面,我老婆的病可能会延误治疗,后果真的是不敢设想。”说起这件事,这位女工的爱人至今心存感激。
在宿州工业园,人力资源部门通过主动与员工促膝谈心,帮员工解决困难,让很多原本想离职的员工最终安了心,非但没走,还介绍亲戚朋友过来。据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介绍,上半年这样的例子就有3起。采访中,后勤部经理颜小军讲了一件这样的事情:“前不久,公司食堂晚餐应大家要求开通了面条窗口,想不到生意超级火爆,原本为100人准备,结果卖出了130多份,因为喜欢,很多人吃两碗,吃三碗的也大有人在。”他最后补充道:“员工在这里能吃好、住好、玩好,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