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刘波:逸动只是一个开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或许长安汽车副总裁、研究总院院长刘波自己也没想到,逸动会有今天这样的成绩,上市以来就一直供不应求。记者日前走访了几家长安汽车4S店,发现不只是逸动,致尚XT、CS35等多款车型均处于缺货状态。9月单月,逸动销量首次达到10225辆。在长安的历史上,逸动算是一个里程碑式产品。用刘波自己的话说就是“从逸动开始,消费者能明显感觉到长安汽车的品质不一样了。”  

  2009年7月逸动项目正式启动,刘波在2010年2月接手,任逸动产品项目总监,伴随而来的是巨大的压力,因为长安汽车太需要像奔奔、悦翔这样的经典产品了。过去,自主品牌的开发都是“惟技术论”,长安也是如此,刘波直言:“年轻时,总是想着要把技术做到最好,忽略了产品是否能适应那些新技术。”简单粗暴的技术堆积,其结果就是自主品牌汽车虽然配置高,但综合性能不如合资车,尤其是高里程之后的性能衰减格外严重。从逸动开始,刘波就盘算着颠覆这种陈旧思维,将市场需求确定为与技术同样重要的元素。

  逸动可能是自主品牌中在用户体验方面投入较多的车型。在逸动项目的前期,刘波亲自带领团队进行市场调查,包括目标人群的用车习惯,目标市场上前三名品牌的制胜要点等,刘波把这一步定义为“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第一步就投入这么多,刘波心里也没底,但他清楚有这么一款车是老百姓是喜欢的。

  事实比预期要好得多,经过3年的努力,逸动的市场表现没有让刘波和他的团队失望,也没有让长安失望,逸动做到了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完美结合,也如期给了中国品牌消费者种种惊喜。节能、安全、时尚、可靠,这是刘波在接手逸动之初就赋予它的标签,如今,逸动得到的认可,应该是一个在自主创新事业中坚守25年的汽车人最欣慰的事了。

  逸动是成功的,长安汽车也由此完成了从性能开发向品质开发的过渡,当然这又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长安汽车将迈入提升项目组织和管理水平的时代,打造长安汽车自己的基因,也就是家族化、平台化、通用化和规模化。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长安汽车的产品规模还不大,所以研发费用、模具、设备等成本平摊到每辆车上还是比较高的,“四化”可以实现成本的大幅降低,促进形成集成汽车产业规模,提升全球竞争力,进而向世界一流汽车企业迈进。

  在刘波的带领下,长安汽车自主研发呈跳跃式发展,如今自主产品已经进入丰收期。在轿车领域,逸动、CS35、悦翔、奔奔MINI等产品均已成为各自细分领域的热销产品,今年推出的中级轿车睿骋,也以其优异的品质,拿下多份公务用车订购大单;在商用车领域,先后推出了长安之星S460、长安金牛星、长安欧诺、新长安之星等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有中国汽车“诺贝尔奖”之称的“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在沈阳揭晓,长安汽车一举囊括包括一等奖在内的三项大奖。在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的评选中,刘波摘得2013年中国汽车工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桂冠,这是对长安汽车科技实力的再次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