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群星
10月25日,由红豆集团与中外名人文化产业集团联手打造的中国首档服饰文化节目《红豆·中国魅力》正式登陆辽宁卫视的周五黄金档与观众见面。本次的节目与传统的模特选秀不同,而是将人与服饰、服饰与文化完美融合,凸显出中国服饰文化的强大魅力。而作为中国服装的领军品牌,红豆集团的此次加盟,不仅表明红豆一直致力于自身品牌文化建设,更是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播的责任企业。
服饰也是一种文化载体,“情”文化是红豆集团企业文化的主基调,从产品设计到员工关怀,再到社会责任的承担,红豆“情”无处不在,而正是这种文化“情”调让红豆品牌绽放出独特魅力。
产品设计之“情”
目前,红豆集团服装形成了红豆男装、红豆居家、轩帝尼、依迪菲、ZUO等五大品牌,分别定位为主流消费群体、居家服、高端定制、都市白领女性、都市时尚男士。尽管是不同品牌面对不同消费者,但作为红豆集团的下属品牌,都从不同侧面反映着红豆的“情“文化。
员工关怀之“情”
红豆的“情”文化对内体现为企业对职工的关心和职工对企业的热爱。周海江总裁说,建设幸福红豆要把“职工得实惠”作为企业最终的落脚点,营造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相一致、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相一致的良好格局,而“生活有保障、事业有希望、情绪有释放”就是这位红豆掌门人与员工打成一片的妙法良方。
生活有保障就是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一方面,注重提高员工的经济待遇,保持生产一线员工较高的薪酬水平,集团还专门投入1.35亿,建造了17幢科员宿舍楼、一线员工宿舍楼、夫妻楼。另一方面,注重关心员工的成长进步,以红豆大学为载体,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培养,每年投入上亿元开展各类知识技能培训,着力建设高技能、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事业有希望就是给员工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积极倡导“你有多大能耐,红豆给你多大舞台”的共同价值观,通过“竞争上岗”为员工提供一个公平的晋升平台,让优秀人才以能力赢得岗位、凭实绩获得高薪。
情绪有释放就是使员工有表达诉求的渠道。为了畅通与员工的沟通渠道,集团专门设置了“书记总裁信箱”、“监事会信箱”,每个车间还设置了“回音壁”,倾听群众呼声,畅通了管理通道,让员工“情绪有释放”。同时,集团电子邮箱、微博微信、论坛等平台也全部开放,让员工自由表达意见,并切实帮助解决问题。
社会责任之“情”
与此同时,红豆集团还将这种“情”撒向全社会。多年来,集团共对外捐款物超3亿元,救助残疾儿童旭旭、成立爱康基金关爱癌症患者、设立红豆七一奖学金,资助汶川学生、玉树地震捐款205万元,雅安地震捐款614.2万元……正如集团总裁周海江所言,“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的应尽义务。一个没有爱心、不注重社会责任的企业,是一个没有明天的企业。”红豆正是抱着大爱的情怀,践行社会责任,将“红豆”的情文化广泛化为对全社会的爱。
不仅如此,红豆的“社会责任”之“情”还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上。从2001年起,红豆集团从《相思》诗引发出“相思节”,全力倡导,将原来“七夕节”办成红豆·七夕节。通过13年的打造,红豆·七夕节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关心。红豆集团执著地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红豆的品牌文化又有了一个质的提升。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翻开红豆集团的企业文化手册,映入眼帘的就是王维的这首《相思》。而穿越千年,将这首诗与红豆紧紧串联起来的则是连绵不断的“情”。无处不在的“情”丰富了红豆品牌的内涵,也造就了红豆品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