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中国
内容简介
经管类图书在市场上一直占有很大比重,作品可谓汗牛充栋,既有研究学者从术业领域出发,用经济学、管理学总结的方法论、数据论,也有企业家现身说法,用类似自传体的形式阐述实例。而《情商中国》则是一本结合人性心理、历史文化及成功实例的经管新作,求学问道,却不拘泥于道,在商言商,又不局限于商的“大文化、泛管理”作品。
首先《情商中国》这个书名定位就相当准确。如作者所言:“情”,指情感;“商”则有两层意思:一是商数,“情商”指的是人的情感能力,二是商业。“情商”指的就是商业中利益与情感的关系。至于在“情商”后加上“中国”二字,是试图回溯传统中国社会在情商问题上有何种认识和尝试,以及探讨情商在当下的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位置。
因此,可以说这本书既是一部讲如何运用情商的书,也是一部讲情与商平衡关系的书。
举书中一个例子,中国古训常用“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一句来形容情之可贵。但很多人也发现,这句话本身就是矛盾的,推理之后不难得出“朋友如粪土”的结论。情该不该用金钱来衡量?金钱为何如粪土等等,都是此书讨论的话题之一。
《情商中国》一书中,徐彦平通过各种有趣的例子来研究利益交换和情感交换这两种不同交换行为,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不公平产生情绪、不平等产生情感。
控制和化解情绪,积蓄和交换情感,这是作者为解决个人,企业乃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提出的解决方案。导致情绪的不公正必须革除,而产生情绪的“不平等”则不妨重新定义。这种“不平等”不是人格上的不平等而是指人出于情感交换的需要,努力放低姿态,以表面上的“不平等”建立起更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不平等”产生的人情和修养,能在人与人,阶层与阶层之间化解情绪,以妥协成就共赢。
《情商中国》之所谓中国,表明了徐彦平不是仅仅在企业的范围内讨论“情商”,而是把视角扩大,将社会公平、道德意识统统纳入“情商”的分析范围之内,体现出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作者之前作为一个文人,不自恃清高地去鄙视财富,反而积极地跳出体制,创造财富;现在作为一个商人,仍旧不改初衷,不放弃之前那种充满忧患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士人情怀而是更加全情投入。也许正是这样的经历使作者对情感和利益、道义和财富之间的关系有着非常清醒的认知,并不断探索和追求一种更合情合理的价值取向。
作者简介
《情商中国》作者徐彦平,从士兵到诗人,从报社编辑到商人,人生非常多彩,而作为成功商人,他又经历了从下海经商到广告人,从房地产开发商到政协委员的全过程。所以不难想象,本书既包含了文人的渊博、古今中外、旁征博引;诗人的文笔,敏锐与热情;又具备了商人给出的实用性和决策者的思想性。相对应的,也从侧面勾勒出一个成功商人该有的品质——修为、反思、担当。
无比美妙的痛苦
青春文学有着庞大的读者群,也造就了一批畅销书作家,国内有郭敬明、韩寒、饶雪漫、明晓溪等一批原创青春文学作家,国外有拥有亿万“拥趸”的“暮光之城”系列作者斯蒂芬妮·梅尔;又如《纽约时报》2012年度畅销书榜榜首《无比美妙的痛苦》的作者约翰·格林,其个人twittre粉丝关注达170万。
超级畅销书《无比美妙的痛苦》是约翰·格林为青年人创作的小说,该书通过一对身患绝症的少男少女的故事,表达了“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无比美妙的痛苦”的观点,这些关于“生命”、“爱”和“死亡”的话题吸引了众多青年人,并给他们对生命的感悟带来了一个新的解读角度。本书已由接力出版社引进出版,现刚面市。
据了解,《无比美妙的痛苦》在美国亚马逊总榜连续80周稳居前十,占据了全美几乎所有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海外版权至今已转售34个国家,同名电影本月已由20世纪福克斯公司开拍。《无比美妙的痛苦》的主题本身就吸引了大量青年读者,而作者也极富自我营销能力。约翰·格林已完成多部作品,且每一部作品都登上了畅销书榜单。除此之外,他还和哥哥汉克坚持在YouTube上做一档名为“兄弟2.0”的播客节目,风趣幽默,吸引了不少“看客”。兄弟二人还建立了名为“宅男反抗者”的个人播客网站,在播客中教起了生物、历史等课程。这些有趣的经历都为约翰·格林的创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作为超级畅销书作家,约翰·格林喜欢与自己的年轻读者面对面交流。《无比美妙的痛苦》出版后,约翰·格林就和哥哥汉克·格林开启了“全国巴士宣传之旅”,一路签售,一路演讲,走过了美国40个城市。在格林的个人网站上,很多忠实的读者力邀格林去做签售演讲活动。
(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