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山东兖矿集团北宿矿井下18采区猴车道。正在排队乘坐猴车的职工发现,猴车座位穿上了“新衣裳”——每个猴车座上都覆盖了一层旧皮带。采煤二区的职工马灯辛说:“以前天一冷,坐上猴车觉得冷嗖嗖的,现在垫上一层旧皮带,感觉好多了。花钱不多,作用不小啊。”
据了解,猴车是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备,主要是运送人员上下斜井或平巷之用,是用铁板、铁管等焊接加工而成,天气一凉,乘坐的人能立刻感受到凉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经过几天的调研、实验,最终确定使用旧皮带,按照猴车座的尺寸裁剪,将其粘合在猴座上,从而起到保温御寒的防护作用。
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北宿矿以“一切为了群众”为目标,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从薄煤层老矿的实际出发,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实实在在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以前生活中有了啥难题,自个儿不好解决。现在矿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矿领导专门坐下来和咱面对面交流,咱职工有啥解决不了的难题,都可以给矿领导说说帮忙解决。以前大家伙都觉得家属北区的北门晚上关得太早,出去遛弯儿回来不方便,这个问题我在会上一说,立马安排解决了——关门时间推迟一小时。尽管是小事一桩,可是实实在在解决了问题,俺觉得这个活动搞得不孬!”该矿一名职工家属由衷地说道。
各单位也纷纷效仿矿上的做法,力所能及为职工群众办实事。掘进一区区长唐向忠自掏腰包,购买雨伞放在区队,每逢下雨天忘带雨具的职工再也不用冒雨回家了;工会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困难职工33户,发放困难补助金、慰问金52500元,资助困难家庭学生27000元;物业中心、澡堂、食堂、职工医院积极开展“知一线艰辛,创一流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为职工群众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这个矿先后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基层单位的职工针对安全生产、矿井发展、生活后勤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经过认真梳理后要求各职能科室逐条限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向职工说明原因,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确保职工满意。
(张兴茂 吕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