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兖矿集团南屯矿在矿井安全发展进程中,突出班组队伍建设,为班组长精心烹制安全管理“营养套餐”,用学习力为班组长“补脑”,用安全执行力为班组“强身”,用亲情感召力助班组“腾飞”,积极引导各班组比学赶帮超,走出了一条有思路、有亮点、有特色、有成效的班组安全建设之路,不断提升了矿井本质安全水平,为矿井安全发展夯实了安全“根基”。
“加素”为班组长“补脑健体”
该矿党政始终认为班组是支撑矿井建设发展的最基本单元和最基础元素,要高度重视班组长兵头将尾角色的“主心骨”作用,发挥班组前沿阵地作用,才能牢固筑起矿井坚实的“安全屏障”。
因此,该矿把打造高素质的一流班组长队伍提上“加素”日程,他们结合井下部分班组长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组长素质提升活动,通过班组论坛、班组长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将日常工作中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进行交流分享,大力营造“比学赶帮超”良好氛围。
“感谢矿上为我们提供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们能放下手头工作系统的学习班组管理以及井下各专业知识,收获很大。”参加培训的掘进四区班长董金强告诉笔者。在今年的第一期班组长培训班上,来自该矿井下的110余位班组长对这次培训深有体会。在为期4天的学习中,他们不仅可以掌握机电、通风、顶板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还能学到创伤急救和团队协作等方面延伸知识。
该矿还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内部报刊等媒体展示优秀班组中好的做法与经验,有效实现了班组管理经验的共享,推动了优秀成果的广泛传播,就“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在自身岗位的运用进行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并向全体班组长发出创建‘学习型班组’的倡议,使班组建设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精细管理筑牢“安全之盾”
“现在准备送电开机,可以吗?”“综掘机前后无人,可以开机。”这是笔者在该矿综掘准备队作业现场看到的一幕。今年以来该矿把规范班组管理作为提升现场管理的重点,着力运用“手指口述”法,不断夯实班组执行力,有效地把牢了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
该矿在完善机制、强化班组执行力文化中,努力培育班组协作意识和执行意识,大力推行岗位“手指口述”精细化管理和岗位“六精”管理,为实现“人人有标准、岗岗有标准、事事有管控”,让职工养成“知行合一”的良好行为习惯,该矿将全矿1125个岗位科学划分为26个专业,编制了170余万字的《“三自六精”管理文化实施标准系列丛书》,覆盖全矿8000职工“六精”行为标准和岗位操作标准。根据岗位制定出严格的工作标准、职责范围、考核办法,实施生产管理精细化。严格执行岗位流程,建立完善班组自我约束、相互监督、持续改进的现场安全管理机制,坚决抵制“三违”现象,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此外,该矿还把“手指口述”工作法作为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让班组职工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心想、眼看、手指、口述等一系列行为活动,达到消除隐患、杜绝“三违”、避免失误,达到了规程教学口语化、现场操作程序化、工序更替确认化。为了加强班组执行力,该矿还把产量、进尺、材料费、配件费、电费、安全、质量标准化捆绑在一起,进行了区队班组化承包,使降成本、增效益成为班组职工的自觉行动,全矿形成“工作有标准、工作主动干、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机制。
“激情工作法”提升班组发展“加速度”
“矿上给了我们这些班组长很好的政策,激励我们抓安全、促生产,每年还优先安排我们去疗养。自当了班长后收入也高了,干劲也更足了!”该矿综采队检修班班长王志刚发自肺腑地说。近年来,他本人先后获得矿级、公司级“安全标兵”、“先进生产者”、矿优秀技能人、矿金星员工、矿十佳班组长以及公司五好班组等多项荣誉称号,还获得集团公司劳模荣誉称号。
为提升班组长的工作激情,该矿进一步明确了班组管理的组织领导、制度保障、选拔聘用、考核激励等一系列工作体系,做到有章可依。明确班组长的安全管理职责、质量管理职责、生产管理职责等,授予班组长指挥、协调本班组安全生产活动等7项权力,让班组长职权同握。各基层单位区队则赋予班组长10%—30%不等的安全绩效工分考核权,给班组长更大的安全管理权利,让班组长放开手脚管理班中事务。
同时,该矿还将班组长纳入后备干部考察管理,在选拔科队级领导干部时,优先考虑具有班组长工作经历的候选人员。在经济分配上向班组长倾斜,认真落实班组长津贴,坚持对班组长每月一次安全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班组长生产奖系数挂钩。并按月、季度、年对井下班组长开展“三无班组”、“五型班组”、“年度优秀班组长”等竞赛,每半年对竞赛活动涌现出来的优秀班组及班组长进行大张期鼓地表彰,让有突出贡献的班组长“政治上受尊重、经济上得实惠”,有效提升了班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积极性,从而在全矿营造良好的比、学、赶、超的安全生产氛围。(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