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打造轨道运输系统“安全方舟”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任楼矿中五轨道大巷示范工程现场会侧记

  中五轨道运输系统,是皖北煤电集团任楼矿最繁忙的轨道运输线,拥有“服务单位最多、车场设置最多、轨道距离最长”等多项之最。为提升轨道运行安全质量,该矿运输区自7月中旬开始,对巷道大巷进行一系列标准化整改,轨道安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前,笔者一同参加了中五轨道示范工程现场会,切实感受到了示范工程创建对安全生产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第一站是轨道绞车房。顺着脚下的行人指示标识,我们来到正在运行中的中五轨道绞车房。车房内设备红蓝相间,运转部位全部使用隔离罩进行封闭,环境整洁明亮,主运系统提升司机张后才正一丝不苟地盯住深度指示器,双手稳稳地操作着手柄。“中五绞车使用的是直径2米的变频绞车,安装有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和安全防护系统。”正在现场检修的机修师傅孔维关向大家介绍起绞车情况:“为保证绞车运行安全,我们检修班对深度指示器进行了改造,以前只用一条红线标识各个车场的位置,现在用红、蓝、绿色分别标识各个车场的安全档、道岔、人车停靠点,司机通过颜色确认随时掌握对勾头运行位置,保证了提升安全。”“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没有提到,”运输区区长陈登报补充道,“为解决绞车运行速度较慢的问题,我们组织技术人员通过PLC编程对绞车运行速度参数和减速点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绞车运行一趟时间由原先30分钟减少至15分钟,运行效率提升了足足一倍。我们通过高质量的轨道和完善的安全防护系统,保证了提升系统在安全的情况下高效运行。”

  等到绞车停止,安全确认后,与会人员沿着轨道台阶步行而下,以往坑洼不平的路面全部变成平整的水泥地坪,巷道两侧的电缆和水风管路成为一条直线,管路上清洁无尘,电缆标识牌注明了每条线路的走向和编码,整体环境美观、整洁。在轨道二车场,运输区副区长王廷安向大家介绍了轨道整改内容和取得的实际效果:“我们区轨道整改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对道床进行标准化调整,规范道床的宽度和厚度,铺设了石子,找平了道床,对道床定期清理,确保道床无杂物、无浮煤、无积水,保证轨道安全运行;二是对轨道进行了平、直、正的调整,保证轨道间距600mm、轨道枕木间距600mm,高低和左右错差小于2mm,同时我们对道夹板和道木都进行了刷漆防腐,对螺栓定期抹油,起到了防锈防蚀的效果。”话音刚落,王区长又拿着卷尺对轨道间距进行了测量,轨道间距和枕木间距始终固定在600mm,测量结果得到大家由衷的赞叹。

  沿着轨道向下望去,巷道照明灯成一条直线,两条道轨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轨道两侧是运输区自己加工喷刷的安全文化牌板。运输区区长陈登报介绍说:“现在企业效益不好,我们本着少投入的原则,在轨道内每隔30米用红白漆自己喷制了35块安全文化牌板,提醒员工上岗时按章操作,远离三违,确保安全生产。同时我们在车场及轨道进行了行人道及非行人道标识,规范井下人员安全行走,对不合格的安全设施也进行了整改,调整了防跑车网、更换了绞车及高爆护栏,在安全设施上贴反光纸,提高了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实是投入不多,效果显著!”综掘二区机电副区长卞和强边参观边感慨:“虽然我们区没有轨道,但是这种节约和认真精神一定要带回去,指导我们下一步质量标准化创建工作。”

  安全效果好不好,被服务单位最有发言权。综采一区就在中五系统7257工作面作业,该区副区长陈军和大家说起了示范工程创建前后的三个变化:乘人车乘坐时感觉更加舒适和安全;物料的运输更加及时;轨道环境更加整洁。

  通过参观现场会,经营管理部副部长王俊连呼吁与会单位向运输区学习,在示范工程创建过程中,把基础工作做实做细,杜绝面子工程,以最少的材料投入,推动本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向更高水平迈进。

  (董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