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恭 报道
据了解,全国假日办发布的放假安排调查已于日前正式结束,约有211万人参与了意见征集。调查结果显示,超七成网友对现行休假安排不满意,“不挪周末、保留黄金周、延长春节假期”则成网友主流意向。对于是否调借周末形成7天长假、3天小长假的问题,网友意见分歧严重,部分网站支持和反对的人数势均力敌。针对3天小长假“挪2做3”的休假方式,网友们的争议尤为强烈。虽然超过半数的网友投给了“不调休”,但不少网友在评论中备注:“不要借周末,但要黄金周。”除了保留十一黄金周以外,众网友“强烈呼吁恢复五一黄金周”。
不要挪周末拼长假
近年来,现行的“中国式休假”频繁引发民众不满,尤以今年为甚,“饱受折腾”的网友发出了“让调休滚出假期界”的呐喊。从多数网友的意见来看,大都不满意拼假,认为把本就该休息的周末进行拆分组合,长假前后往往要付出“连上几天班”的代价,反而太折腾。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民众对“中国式休假”的吐槽缘由,当不乏“挪”与“少”两个关键词。一是通过调借双休日形成的7天“长假”和3天“小长假”,让人们产生“我的假期你做主”的本能抵触;二是稀缺的“长假”难以满足民众渴望休闲旅游的刚性需求,导致堵在路上、困在景区的“拥堵”乱象。
其实,人们对假期安排的诟病,不只是表达对现行放假制度的不满,更折射出国人对保障休息权利、共享发展成果的利益诉求。按理说,目前实行“5+2”工作制,既是人们约定俗成、符合劳逸规律的作息制度,更是法律赋予人们的劳动和休息的权利。随意挪用周末假期而人为拼凑所谓“长假”,无疑是对已经法定的休息日的二次“分配”,难免有“强制”和“侵权”之嫌。此外,拿连续工作7-8个工作日换“调休”的做法,也同时造成了“过度劳动”的不正常状况。
延长假期呼声高
网友纷纷表示,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延长春节假期对于远在外地工作的人而言,回家探望双亲,走亲访友,是上上策,是民心所向。建议春节假期延长,最好一直放到正月十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表示,我们增加2-5个法定节假日的承受力是完全有的。一个社会肯定在一定阶段存在假日总量的极限,但这个极限谁也不知道在哪里,而且没法通过科学方式测定。1993年实行大小周末制度,增加26个法定假日,1995年全面实行双休日制度,增加26个法定假日。两年增加了52个法定假日,2008年又增加了一个,它对中国经济并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充分说明以假日达到极限反对增加假日的说法并不成立。
刘思敏认为,目前我国带薪休假落实仅有30%,中国旅游纲要中提到,2020年才能基本落实带薪休假,这说明在未来7年内带薪休假离中国人都很远。那是不是可能强制落实?可以按劳动者工作一年就可享受2-5天休假,并把这划入法定假日,统一强制。最低限度是两天的话,那么这两天可以恢复五一黄金周。如果是5天,另外两天可延长春节至9天,一天增设重阳节,可以大大缓解现在长假短缺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