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3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展望生命之歌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上海癌友访问团美国交流侧记

  ■ 本报记者 王剑兰

  

  5月13-14日,来自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展望生命艺术团的45名成员专程到美国波士顿访问,并与美国癌症协会的癌友联手于14日晚在波士顿John Hancock Hall剧场演出。本活动是应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脂类医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美国癌症协会及美国亚裔乳癌协会的邀请进行的。这是中国大陆的癌症团体第一次组团到美国访问。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14日中午,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主要负责人、大内科主任Katrina Armstrong教授在致辞中说:“美国现有1400万癌症患者,并且将在未来几年内达到1800万,人类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加剧了这种趋势。”另据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2013年全美癌症统计报告估测:2013年,会有1,660,290例新发癌症病例,580,350位患者会因癌症而死去。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312万例,每分钟就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这些数字表明,癌症是人类共同的敌人。这次中美民间癌症患者的交流活动对促进抗癌事业和癌症患者的康复具有很特殊的意义。

  13日下午,上海癌友访问团参观了美国癌症协会设在波士顿的一家癌症患者治疗帮助中心。这家帮助中心专为波士顿地区以外的、在波士顿各医院治疗的癌症患者中因难以承担巨大的治疗费用而需要帮助的人设立的。 美国癌症协会患者服务中心负责人Lynn Basilio女士介绍说,美国癌症协会成立于1913年,今年正好100周年。 是一家致力于控制和消灭癌症的非政府、非盈利的公益性组织。协会的长期目标是找到能够治疗癌症以及预防癌症的方法;中期目标是尽可能救治更多生命并减少癌症给病患带来的痛苦。协会从事癌症研究,并为医学从业人员和普通公众提供教育服务。它通过全国各地3300个分支机构进行运作。

  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会长袁正平介绍说:“中国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至今已成立23年,现在会员有1.3万多人。是中国第一家由癌症患者组成的非盈利公益组织。俱乐部综合利用营养、运动、心理多种非药物手段对先后向10多万病患者进行教育和帮助。”

  美国癌症协会历史悠久,为人类抗癌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也在癌症康复中探索了一条新路,积累了许多有效的经验。两个国家的抗癌公益机构通过交流取长补短,共同促进癌症康复事业的进步。

  14日晚,名为“展望生命之光”的晚会在波士顿John Hancock Hall剧场上演。600多观众观看了展望生命艺术团精彩的演出。

  展望生命艺术团成立于1993年,先后去过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巡回演出。艺术团的所有演员都是患癌者,但他们热爱生命,乐观向上,不畏病魔的精神感染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艺术团中有一对姐妹花,69岁的姐姐包文娟是乳腺癌患者,66岁的妹妹包笋娟是胃癌患者,她们依然充满青春激情和活力。一曲“跑马溜溜”的民族舞蹈,12位演员热情奔放,婀娜多姿。当观众得知她们大多是奶奶级人物且平均年龄58岁 时,立时引发一阵惊叹。独唱演员殷玲,19年前患胃癌,胃、脾全切除后癌细胞转移入骨,医生判断活不过1年,但她坚强地挺过来。她以一曲“我爱你中国”征服了全场观众。上海癌症康复学校校长周佩,16岁考上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38岁身患恶性淋巴癌,但她不屈不挠与命运抗争,战胜了癌症。康复后她投身癌症康复事业无怨无悔奉献20多年。 她在美国舞台上用曼妙轻盈的舞步为观众表演了一生钟爱的芭蕾《白毛女》,她说,今年她已63岁,这是最后一次登台独舞。观众向她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一位美国观众看后非常激动,赶到后台拉着袁正平会长的手说:“谢谢你们让我看到生命的意义,我有位亲戚是患癌者,我要介绍他到中国你们的俱乐部去学习。”许多观众说这是一台不同寻常的、令人震撼的演出,还有很多观众现场自发掏钱捐给抗癌事业。

  这次活动的组织者、美国哈佛大学康景轩教授说:“抗癌无国界,攻克癌症是人类共同的愿望。社会各界从不同的角度、用各种手段促进抗癌事业的进步,终将战胜癌症!”